地产供应商被驱使记:从垫资、融资到马甲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许淑敏、曾树佳 13.5w阅读 2023-11-20 08:00

  文/乐居财经  许淑敏 曾树佳

  从7家房企手中,抢到北京丰台地块的东方雨虹,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

  不同于其它房企发布的拿地公告,表达幸运或是喜悦之情,东方雨虹公告强调的是:“拟通过该土地资源合作,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业务合作关系,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言外之意早已明显:地是别人的。

  一个多月以后,这宗热门地块的所有者终于浮出水面——中海发展。

  也就是说,东方雨虹作为供应商,以拿地的方式与中海发展这一大客户,建立了深度捆绑。

  今年,关于“马甲”拿地已经屡见不鲜,陌生面孔也越发增多。类似东方雨虹、同一装饰等房企供应商,也多次现身土拍市场。

  与其说是冲着土地红利而拿地,还不如说是冲着房企的合作大单。毕竟作为供应商自身,并无开发地产项目的经验,还是要依赖实力房企。

  供应商作为乙方,眼下是房企拿地的“马前卒”,此前则频频为房企“垫资”,为其提供过桥资金、揽下其开出的商票。

  到后来,不少地产商陷入流动性危机,供应商账本上一笔笔应收账款、坏账,尤为显眼。在追债无望之后,只能计提为损失。

  依附于地产商,供应商赚下的每一个铜板,都充满着风险。一边依靠房企保持业务量,一边哑巴吃黄连地吞下风险,几乎是供应商们,难以改变的生存常态。

  冲锋的“马甲”

  没有太多意外,东方雨虹在北京丰台抢下的地块,最终转让了。

  合作方也浮出水面——中海。东方雨虹发布公告显示,丰台地块建设主体虹丰置业,拟向苏州竹辉,转让虹曦置业持有的虹丰置业95%股权,转让价格47.5万元。

  也就是说,丰台地块绝大部分的股权转让给了苏州竹辉,东方雨虹自身仅持股5%。

  而苏州竹辉的主要人员,包括刘慧明、杨智宇、李涛、戴超都与中海发展有所关联,该公司曾于苏州拿地,当时已被视为中海发展的马甲。

  东方雨虹,坐实了中海发展拿地“马甲”的称号。

  这又让人联想起7月底,成都龙泉驿十陵片区一宗宅地,被同一装饰旗下的四川同协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拿下。二十多天以后,四川同协嘉便变更了投资人,持股100%。

  同一装饰,成为了成都本土一家地产商的“马甲”。

  马甲拿地事件,在当前土拍市场上已不稀奇。近来土拍市场上露面较多的陌生面孔,比如南通亚伦、建杭置业、浙江中豪等,自带资金入场,最终与头部开发商合作开发项目,因而被视为“新型马甲”。

  大多数马甲公司,都是冲着财务投资去的,以期获得另一收入来源。尤其是一些本土中小房企,本身资金实力充足,意欲扩大规模,类似建杭置业、浙江中豪都偏爱小股入伙,且与滨江合作颇多。

  但东方雨虹、同一装饰这两家马甲公司算是例外。他们担当的角色,更多是房企的供应商。与其说是冲着土地红利而拿地,倒更像是冲着与房企的深度捆绑合作。

  东方雨虹也大方承认了:“公司拟通过该土地资源合作,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业务合作关系。”

  而同一装饰的业务,也涉及建筑装饰装修、幕墙、智能化工程等领域。其官网展示的工程案例当中,10个里面,大概就有9个是新希望地产的项目,可以说,同一装饰对新希望地产的依赖度极高。

  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像东方雨虹这样头部的防水建材商,都需要通过拿地与房企实现深度合作,而其它的中小供应商,生存境况或许更难。

  毕竟东方雨虹尚有资金实力,其今年以来接连参加北京6次土地竞拍,缴纳的土地保证金都超过40亿元,均为自有资金。而此次以40.135亿元拿下丰台地块,亦强调资金为自有资金。

  房企打上供应商的主意,大概也是看中了这一点。自2021年开始,各地对于马甲公司限制诸多,诸如家族体系内的公司不得同台竞争地块,资金来源不能是股东借款、前融、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借贷和预付款等等。

  核心一二线城市的热点地块争夺者众多,最终要凭运气拿地,单靠房企自身拿地几率不大。

  对于中海发展而言,其亟需在北京市场增储,特别中建系内部竞争激烈的前提下,中海发展也需要一些外援。

  而对于东方雨虹而言,关于“马甲”这笔生意,如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许值得冒险一试。一方面,可以等地产项目销售回转获利,另一方面又可以拿下房企的建材大单。

  尽管东方雨虹过去两年深受房企坏账连累,也正不断强调“不涉及房地产开发业务”,但它依然抵不住诱惑,想在与地产商的合作中,谋求一杯羹。

  垫资的命运

  三年前,因借壳深深房A股上市未果,恒大面临“偿还战略投资者1300亿本金及分红”的困境,瞬间拉响了流动性的警报。但不久之后,许家印就找到了相应的对策。

  恒大迅速敲定了方案,将1300亿战投中的863亿,转为普通股,暂时平复了一场债务危机,像极了2009年前后它的那次极速脱困。

  签字仪式上,战投老板悉数到场,为许家印站台。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正威国际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广田控股董事长叶远西、嘉寓集团董事长田家玉等,系数在列。

  彼时,到场的人都面带笑容,但他们同意恒大的转股方案,也有无奈的成分,毕竟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

  无论是正威、广田、嘉寓,都在业务层面上与恒大紧密相连。历史无数次证明,滋生利益纠葛的温床,往往是密切往来埋下的铺垫。

  以建筑门窗、幕墙产品及安装服务为主业的嘉寓股份为例,它在恒大暴雷初期,就公布了它与恒大合计为13.15亿元的商票敞口。

  在此之前的15年里,嘉寓股份的累计净利润,也不过才8.03亿元,远远少于票据金额敞口的总体量,可见其压力较大。但除了与恒大协商,或者提起诉讼之外,它似乎鲜有更好的办法。

  曾经的商票融资,演绎过一番“盛景”。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60%的开发商,使用过商票进行材料采购、劳务支出和工程款支付。

  67家样本房企应付票据规模,从2016年末的292.88亿元,增长至2021年末的1468.62亿元,复合增速38.05%。样本房企历年的应付票据同比增速,大多都维持在40%以上。

  商票的水,很深。其中涉及到供应商给房企提供的过桥融资,看着地产商在不断地高周转运作,供应商往往以提前垫资的方式,获取持续的合同。

  久而久之,地产上下游供应商,对房企的依赖就越来越大,一旦房企出险,多米诺骨牌随即被推倒。

  而当问题出现之后,要解决问题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乐居财经查阅获悉,直到今年年中,嘉寓股份在中报里,仍98次提到“恒大”的字眼,多次强调恒大延期支付工程款、不能兑付到期票据等因素,以及减值损失的计提。

  上半年,嘉寓股份涉诉案件大幅增加,涉及恒大商业承兑汇票案件共计118件,累计涉案金额1.23亿;与之比较,其涉及非恒大商票案件只有22件,累计涉案金额2347.72万。

  半年度,嘉寓股份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12.87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3亿;而根据涉诉案件的情况,其计提预计负债等金额为5037.04万元。

  除了嘉寓股份之外,全筑股份、广田股份、金螳螂等,亦因地产商的暴雷,身陷经营逆境。而生产插座的公牛集团,在半年报里,也披露了其为房企提供借款的案例。

  据公牛陈述,它的子公司电工销售,为了拓展对融创的销售业务,向融创集团包含其旗下7家子公司提供借款,本金为1.1亿元,借款期限两年。

  这笔资金拆借款,占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的比例,高达78.02%,公牛对此预留了7700万元的坏账准备。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看起来,曾经规模至上、较为光鲜的房地产行业背后,是无数供应商垫资,提供了较大的助力。而随着地产周期的到来,供应商同样面临着大环境的挑战。

  难以割席

  根据票交所数据,今年5月至10月末,发生3次以上商票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出现票据逾期行为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达1377个,同比减少57.6%,占全部商票逾期企业的比重,环比降低0.8pct至53%。

  从商票逾期增量看,10月环比净增加25个商票逾期的项目公司,当月新增逾期项目公司环比增长9%至169个;9月发生逾期但10月实现逾期余额清零的项目公司有144个,环比减少42.9%。

  换言之,当前房地产商票承兑的高峰期已过,新增逾期风险主要集中在近期遇险的房企,整体行业商票逾期可能趋于稳定。

  自房地产商票纳入监管范畴之后,其发行速度就放缓了许多,大部分都在消化存量。一些供应商也吸取教训,停止接收出险房企商票,甚至采取现款现货交易,尽量避免流动性紧张房企的赊账行为。

  但一个事实是,供应商嘴上说与房企划清界限,现实却难以割舍,因为地产商对他们来讲,过于重要。

  比如,很长一段时间内,工程渠道都是江山欧派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依赖与地产商建立合作关系,以定制生产线批量制造为主,通过低价、走量获得规模扩张。

  自2017年上市以来,江山欧派维持营收、净利规模稳定增长,正是源于工程地产的拓展。2020年,江山欧派的工程渠道收入,甚至一度增长至26.07亿元,营收占比高达91.34%。

  但去年,江山欧派由于工程渠道受影响,实现营业收入32.09亿元,同比仅增长1.63%;相较于2020年48.6%的增长率,其增速的变缓,肉眼可见。

  一边依靠房企保持业务量,一边哑巴吃黄连地吞下风险,几乎是供应商们,难以改变的生存常态。

  至今,上述的“马甲”东方雨虹踩坑的事实,仍颇为骨感。在其财报里面,常常可以看到一句话:“因客户经营不善出现债务危机,预计无法全部收回。”

  乐居财经统计获悉,2018年至2022年,东方雨虹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5.11亿、56.36亿、61.01亿、87.64亿、108.79亿,逐年增加。其中许多是在与房企的合作中产生的。

  在去年年报里,它列举了对应收账款中11家客户的坏账计提情况,其中有1项计提的比例达到80%,1项计提的比例达50%,3项计提的比例为30%。

  有些房企未能按时偿还债务,只能拿商品房冲抵,供应商也只好接受。

  比如,前些年,在志邦家居财报里,投资性房地产一项金额,大部分时间均为零,但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期末,其投资性房地产金额分别为426.31万元和1714.75万元。

  这项数值的快速增加,主要便由于部分大宗业务客户,以商品房冲抵应付公司货款,公司自持后形成的。

  在商票式微之后,供应商又为房企充当起了拿地马甲。未来,紧密联系的两者,或许还会演绎出更多的合作模式。

相关标签:

进深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