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汽车“遥遥领先”,余承东依然为亏损担心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曾树佳 1.6w阅读 2024-04-08 02:32

文/瑞财经  曾树佳

据说,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给余承东下了“禁令”:每再提一句“遥遥领先”,便罚款一万。此后,余承东对外回应这是谣言。

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去年9月12日的问界新M7发布会上,余承东90分钟内,至少提及五次“遥遥领先”,二十多次“领先”,一度成为了外界调侃的梗。

过去的三个月,问界汽车的销量,连续登顶新势力榜首,与去年前9月的销售颓势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能够逆转局面,便在于问界新M7的走俏,余承东称之为“起死回生”。

但突然增多的订单,却给问界的生产线,带来较大的考验,产能匹配不了订单,导致了部分产品交付的延期。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也只能继续以降价来应对。

一直以来,问界蹭着华为的流量,备受关注。但事实上,它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产品,华为还不允许问界在宣传时贴上华为标签。

因此,两者只是合作关系,一旦市场上有华为与其他汽车供应商合作的消息出现时,业内便不时有赛力斯被华为“抛弃”的猜想。

问界也因此,时常站在舆论的风口上。

01

产能匹配不了订单

翻开今年3月造车新势力榜单,问界汽车以31727辆的销量,继续坐在榜首的位置。自2024年以来,它超越理想汽车,已连续三个月问鼎新势力。

问界新M7,将问界汽车拽出了困境。

犹记得去年10月,问界新M7上市刚满月,余承东就曾感慨到:“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在此之前,在价格战的冲击之下,问界系列销量曾一路下滑,尽管期间问界M5智驾版发布后有了一定的回升,但依旧未能扭转局面,同比增长没有跑赢新能源汽车的大盘。

2023年1至9月,问界零售销量分别为4469辆、3512辆、3625辆、2437辆、4083辆、5668辆、4240辆、6243辆、7025辆。

9个月下来,问界的平均销量,仅为4589辆;期间也只有3个月的销量超过5000辆。

直到赛力斯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推出售价24.98万元起的问界新M7,才迅速攻占市场,让情况有所改观。

但问界汽车对此似乎有点准备不足。M7车型的订单激增,却给其生产线带来了较大的考验,订单超过产能的问题凸显,对交付和客户满意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问界汽车生产的分工中,赛力斯负责造车,专注机械、三电等层面的构造,而华为则负责提供智能系统的等相关零部件的解决方案。

Wind数据显示,2020至2022各年,赛力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8.2亿、19.5亿、31.1亿元,逐年增加。

同期,由于研发、销售费用的增加,赛力斯的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7.3亿、18.2亿以及38.3亿。去年前三季度,其继续亏损了22.9亿元。

2022年,赛力斯的存货周转天数,从上年的74.9降至51.5,但去年前三季度,其存货周转天数,又攀升至72.9。这表明其周转效率,有所下降。

小米SU7发布后,新能源汽车的内卷似乎达到了另一个高度,问界也在这个节点降价寻求空间。

4月1日,问界新M7车型进行权益调整,新M7Plus五座后驱版原价24.98万,价格下调至22.98万;新M7Max五座后驱智驾版原价28.98万,价格下调至27.98万。

未来,问界汽车还会继续面临业内更白热化的竞争。

02

被撕去华为标签

问界汽车,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推出的产品。

赛力斯汽车(湖北)有限公司,是由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更名而来。目前由重庆小康控股、东风汽车集团、重庆渝安汽车工业,分别持有25.58%、21.72%、4.38%股权。

华为并不持有赛力斯的股份,从这个角度看,两者只是车企与供应链企业之间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1年之前,时任小康股份董事长的张兴海,在3年时间里,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砸了超过60亿元,但收获不大。

直到赛力斯SF5,搭载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华为HiCar解决方案重新上市,才扭转了局面。2021年12月,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推出了AITO问界品牌。

张兴海曾在媒体说明会上表示:“宝马来跟我谈合资造车的事,我都不干,我会坚定不移地跟华为跨界合作。”他似乎下了决心,要跟华为站在一起。

在新能源时代,问界借着华为的流量,以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站台,享受到了一波红利。

2022年,问界M5与M7两款车型交出了7.5万的年销量,这刷新了造车新势力的首年交付量的记录。

但问界,却不被允许在宣传时,贴上华为的标签。

去年,问界汽车销量不如预期,余承东想的第一个挽救方案,就是给问界打上“华为”标签,进一步借用华为品牌,吸引消费者。彼时的问界门店,也打出了“华为问界”的宣传语。

但该动作,遭到华为内部的强烈反对,他们再次申明“不造车”。

去年3月底,一封题为《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的内部信在网上流传,据称该文件是由任正非亲自签发。

文件中,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据悉,当天余承东亲自下令,拆除了华为门店内问界汽车涉及到HUAWEI的所有宣传物料,要求不得再继续使用“华为问界”等类似宣传。

这对于问界后续的广告宣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今年前3月,华为智选车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华为车BU业务接近盈亏平衡的边缘,预计从4月份开始,应该能实现扭亏为盈。

但此番扭亏,也只是属于为车企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的华为,并非问界。

03

接连的舆论压力

尽管蹭上华为,问界汽车获得了不小的流量,迅速提升知名度,但它也常因与华为的“离合”传言,站在舆论的风口。

去年6月,坊间传闻,华为智选车业务正在建设汽车销售门店,专门用于销售华为智选车生态联盟车型,其中不仅包括在售的AITO问界系列,还有规划中的奇瑞、江淮、极狐等合作车型。

该消息引发了业内猜疑,认为问界与华为有可能关系紧张。

但该月底,两者便成立了“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两个月后,问界事业群成立,意在提高管理效率、快速响应决策。

这算是在行动上回应了外界的质疑。只是,不久后的10月,又有媒体报道,问界销售体系再次大调整,华为或将全面接管问界销售体系。

那时候的消息称,问界所有销售人员,将加入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成为华为的编外员工,换签将在第二年全部完成。

股权信息显示,华为慧通是华为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33亿元,主要的经营范围为各类终端的售前与售后业务。

针对此事,问界和华为双方都出来辟谣,并强调华为和问界之间是合作关系,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等领域都有合作。

但网友的一番评论,却颇为直接,直言:“赛力斯完全没有话语权,感觉是否接管也没啥区别,调整后是否有售车资质得华为说了算。”

在聚光灯下,一有风吹草动,关于问界被华为整合或抛弃的猜测,便会再次出现。

距离“华为或将全面接管问界销售体系”消息传出仅一个多月,华为与长安汽车便双双宣布,双方已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

从具体方式来看,华为将把车BU业务独立出来,计划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长安汽车则投资该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获取股权比例不超过40%。

华为与长安的联姻,算得上是强强联合。据此,又有人说,华为身后的老伙计赛力斯,危机感又来了。

来源:瑞财经

作者:曾树佳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