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招行等多家上市行被险企“举牌”!因何偏爱银行H股?有何考虑?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新浪财经 4.3w阅读 2025-03-21 19:06

  近期,保险机构频频举牌上市银行。

  据港交所披露,平安人寿3月13日增持600余万股招商银行H股股票,于当日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10%,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公司举牌,而此次为平安人寿年内第二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截至目前,除招商银行外,年内另有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中信银行H股以及杭州银行被险企举牌。险资因何偏爱港股上市行?有专家表示,原因之一在于个人投资者及内地公募基金投资港股获取港股股息时,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投资收益。而保险公司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可免企业所得税。

  平安人寿再度举牌招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0.06%

  据相关公告显示,平安人寿委托平安资管通过竞价交易方式投资招商银行H股股票,于2025年3月13日达到招商银行H股股本的10%,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举牌。

  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平安人寿增持招行H股606.75万股,每股作价48.4364港元,总金额约为2.94亿港元。截至目前,平安人寿持有约4.62亿股招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0.06%。

  据统计,截至3月21日收盘,招行A股当日涨跌幅为-1.19%,年内涨13.74%;H股当日涨跌幅为-5.6%,年内涨15.88%。

  事实上,此次并非平安人寿首次增持招行H股。1月10日,平安人寿举牌招行H股,所持该行H股数量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5%。

  据招行近期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招行实现营业收入3375. 37亿元、同比微降0.4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1483. 91亿元,两项指标增速较去年前三季度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去年非利息净收入1262.60亿元,同比增长1.45%,环比前三季度明显回升。

  年内多家上市行被险企举牌,

  原因何在?

  除招商银行外,年内另有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中信银行H股以及杭州银行被险企举牌。

  2月17日,平安人寿所持农行H股数量突破该行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1月8日,平安人寿所持邮储银行H股数量突破该行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

  此外,新华保险则在1月24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3亿股股份,股份转让价款为43.17亿元。收购完成后,新华保险将持有该行5.87%股权。

  瑞众保险在场内增持300万股中信银行H股股份,增持完成后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7.44亿股中信银行H股股份,占该行H股股本突破5%,触发举牌。

  今年以来,险资明显加大增持及举牌银行股的力度,举牌脚步进一步加速。究其原因,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先爽表示,主要原因包括保险资产荒加剧;港股大行股息率优势显著;保险投资港股有税收优势;港股大行流通市值够大,保障交易便利;分散投资与监管考量;投资大行研究成本低、决策风险小、抗周期能力强。

  谈及税收方面的优势,王先爽表示,个人投资者及内地公募基金投资港股获取港股股息时,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投资收益。而保险公司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可免企业所得税。此税收差异使得险资在投资港股大行时,能够将高股息率的优势进一步放大,实际获得更高的税后收益。

  港股国有大行有何好处?他指出,港股国有大行的股息率明显高于A股对应银行,根据测算,截至2025年2月27日,六大国有银行H股平均动态股息率为5.71%,比A股对应银行的平均动态股息率4.69%高1.02pct。较高的股息率意味着更丰厚的收益回报,这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险资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更好地匹配保险业务的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

  保险举牌银行股将迎新格局,

  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提升

  公开信息显示,保险公司持股银行主要包括三种投资方式,即一般性股权投资、联营/合营企业投资和控股投资等投资方式。

  其中,一般性股权投资(财务投资)持股比例一般不超过5%,不具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财务投资者通常持股比例较低,一般不会直接参与银行的管理或决策。

  《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2018)》显示,“重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向商业银行派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决策以及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认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联营/合营企业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方面,保险对银行股的投资,若持股比例超过一定比例,对被投资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或与其他投资方对被投资银行实施共同控制,则可计入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需要险资在被投银行派驻董事或监事。

  比如,中国人寿持股广发银行43.7%的股份;中国人保持有兴业银行10.7%的股份。

  此外,控股投资方面,即为保险持有被投资银行股份往往在50%以上,或通过其他安排获得实际控制权,采用成本法核算。

  展望后续,王先爽认为,保险规模持续扩张,政策加持下保险入市规模或提升,叠加公司法修订监事会取消,保险举牌银行股有望迎来新格局。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投保意识增强,保险保费收入增加,共同推动了保险规模持续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保险规模提升,给其资金运用提供了空间。

  兴业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绍兴团队也指出,保险资金有望持续增配银行。一方面长端利率中枢下行+存量高收益资产逐步到期,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资产再配置压力;另一方面,在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险资更倾向于增配FVOCI高股息资产+权益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降低利润波动。此外,头部险企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存在提升空间,同时伴随FVOCI占比提升,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提升。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