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连亏后豪赌16亿 半导体能否给“六个核桃”补脑?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新浪财经 1.9w阅读 2025-05-08 17:22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2025年4月25日,以“六个核桃”品牌闻名的中国植物蛋白饮品龙头企业养元饮品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其控制的泉泓投资对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控集团”)增资16亿元,以获得长控集团0.99%的股份。

  也是在同一天,养元饮品发布2024年财报,当年实现营收60.58亿元,同比下降1.69%,较曾经91.17亿元的业绩高点已缩水1/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也仅有17.22亿元,对比此前28.37亿元的利润高点已是“腰斩”。

  回顾养元饮品的发家史,其抓住植物蛋白饮料放量的契机获得业绩成长,却也受制于之后的消费者偏好转移,业绩逐年走低。公司为摆脱单一产品风险而推出新产品,其营收贡献却有限,公司于是进行跨界投资以寻求突破。

  然而,公司此前投资房地产、新能源、AI、线下媒体的尝试并未带来可观的回报,2023年到2024年,公司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29亿元、-1.26亿元。此次增资半导体龙头长控集团能否成为养元饮品的命运拐点,还请投资者们审慎看待。

  养元饮品主业不振 业绩连年缩水

  回顾养元饮品的发展史,其背后无不彰显着力排万难、随市应变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1997年,养元饮品还是衡水老白干集团旗下的一家中小型国有企业,其在被老白干兼并之前便已资不抵债、面临破产。1999年,时任老白干集团生产处处长的姚奎章临危受命,企业维持着艰难的运营。

  2005年,衡水老白干与以姚奎章为代表的养元饮品受让员工签署了《产权转让合同》,养元饮品的控制权从衡水老白干转移到了以姚奎章为代表的员工手中,这标志着养元饮品从衡水老白干的子公司转变为独立运营的企业。

  改制后,姚奎章推动公司进行战略转型,“六个核桃”品牌应运而生,“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飞入千家万户,为此后的业绩腾飞打下了品牌认知基础。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动物蛋白饮料成为众矢之的,植物蛋白饮料作为替代品开始受到消费者关注,公司业绩随着产品放量开始水涨船高。

  2008年到2015年间,养元饮品营收由2.85亿元提升至91.17亿元,营收复合增速高达64.09%,归母净利润由0.24亿元提升至26.20亿元,复合增速高达95.47%。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养元饮品业绩开始一路走低。2024年仅录得营收60.58亿元,归母净利润仅有17.22亿元,较2015年均缩水1/3左右。

  市场普遍认为养元饮品的业绩不振源于近年宏观冲击下的消费疲软、消费者的偏好迁移及公司大单品战略的失效。

  一方面,宏观经济波动加强了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叠加教育水平提升,居民端的消费决策从感性冲动向理性选择迁移,人们对“核桃补脑”的科学性提出追问,公司早期铺陈的广告词与品牌形象效力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养元饮品近年为应对消费端需求迁移做出的多元化战略成效寥寥,2024年公司旗下功能性饮料、枸杞饮品等新产品的营收贡献刚刚超过10%,核桃乳仍支撑着公司88.70%的营收。

  跨界投资寻求增长 私募连年亏损

  独木难支的情形下,养元饮品将目光转向跨界投资领域。

  2016年,养元饮品出资7.5亿元,与荣盛发展等联合出资成立中冀投资,其主要业务为地产债、不良资产以及股权项目,养元饮品由此切入房地产投资。

  2021年,养元饮品向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投资1亿元。据悉,标的公司是紫光集团核心企业,专注于AIR技术在视觉领域的融合创新与应用,养元饮品由此切入AI领域。

  2022年,养元饮品又出资8亿元入股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首家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案,养元饮品切入新能源领域。

  2023年,养元饮品再度出手,出资2.2亿投资到成都新潮传媒,以及1.63亿投资到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养元饮品投资版图上再添线下媒体领域。

  2017年到2022年,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均超过10亿元。2022年到2024年,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金额分别为9.63亿元、32.67亿元、26.76亿元。

  然而公司近年的投资回报却并不令人满意。2023年到2024年,养元饮品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29亿元、-1.26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89亿元、-1.73亿元。

  据公司财报披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包括联兴供热、元潮创业、中冀投资3家联营企业。其中,作为国资私募基金的中冀投资亏损最为严重,2022年到2024年,该主体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分别为1.13亿元、1.95亿元、-1.75亿元,三年累计造成的亏损接近5亿元。

  与产业投资大佬同时注资半导体龙头 此次跨界能否造就业绩拐点?

  在主业不利、投资未有起色的情况下,养元饮品做出增资长控集团的行动。

  长控集团旗下有7家参控股企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江存储”)。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一家集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解决方案产品于一体的存储器IDM企业。长江存储于2022年成功量产232层3D NAND闪存芯片,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这一技术突破的厂商,彻底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端存储芯片领域的技术垄断,站在了全球存储芯片技术的最前沿。

  此外,长控集团旗下的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芯股份”)也极具影响力。新芯股份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特色工艺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聚焦于三维集成、数模混合和特色存储等业务领域,可提供基于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各类半导体产品晶圆代工,以及研发流片、光掩膜版等其他配套业务。 

  新芯股份目前正在冲刺科创板,于2025年4月25日回复了首轮问询,具有较高的投资吸引力。

  在此情形下,长控集团受到多家产业投资平台青睐,此轮增资的名单阵容强大。其中,工农建交银等多家银行的产业投资平台赫然在列。此次增资完成后,长控集团的股东数将从7家增加至23家,形成“国资+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多元股东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控集团发展前景备受市场青睐,但半导体行业刚刚经历渠道库存去化周期,阶段性调整下长控集团的投入也并未充分转化为利润。投资市场瞬息万变,此次增资能否扭转养元饮品业绩持续走低的命运,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来源:新浪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