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势,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0.17%,深成指跌0.13%,创业板指跌0.12%。
题材方面,航运港口、光伏设备、银行等概念涨幅居前,船舶制造、航天航空、小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ETF方面,或受相关消息刺激,光伏、银行、创新药等相关ETF表现亮眼!
【机构:国产设备商迎出海机遇,光伏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概率较小】
东吴证券表示,2024年中东产能布局兴起,国产设备商迎出海机遇。中东地区的光伏需求预计将显著增长,2027年装机量有望突破35GW。传统产油国正在逐步从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一能源和财政收入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转型。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沙特的“Vision 2030”计划的推动下,中东地区的光伏装机量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29-35 GW。乘“一带一路”与中东能源转型之风,国产设备商迎出海机遇。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从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情况来看,光伏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回落。光伏行业报表端底部已经出现,四季度大量固定资产减值以及一季度东南亚双反影响已体现至报表,预计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概率较小。
相关ETF:光伏ETF指数基金(159618)、光伏ETF易方达(562970)、光伏50ETF(159864)、光伏ETF基金(516180)、光伏龙头ETF(159609)
【险资多次举牌银行,机构:银行板块配置机会有望显著提升】
消息面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显示,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险资已有13次举牌,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包括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兴业证券表示,公募基融改革下银行板块配置机会有望提升。相较常见的业绩比较基准,当前主动管理型公募基融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偏低,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当前银行板块权重高达13.67%,而根据测算,2024年末业绩基准包含沪深300的四类主动型基融银行行业的持仓占比约为3.81%,偏离度近10pct。在公募基融投资考核机制优化改革落地推进的背景下,银行板块配置机会有望显著提升。
相关ETF:银行ETF龙头(512820)、银行ETF指数基金(516210)、银行ETF南方(512700)、银行ETF天弘(515290)、银行ETF基金(515020)
【机构: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消息面上,特朗普表示,他在美国时间5月12日上午9点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支付的药品价格与全球最低价格国家相同,这意味着美国的处方药价格可能会在短期内下降30%至80%。
国元证券表示,5月份开始,将进入业绩真空期,市场关注点由业绩转变为行业和公司基本面变化,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关税战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相关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港股创新药ETF(513120)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银行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