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乙方到合伙人,贝好家的朋友变多了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2474阅读 2025-07-14 19:10

企业最大的创新,是与时俱进。

当十万亿级的地产行业供需关系转变,进入后地产时代,房企需要的不仅仅是加码“卷产品”,更需要新逻辑、新模式,与新时代去匹配。

目前,贝好家最大的价值就是为房企提供了一个新模型,为后地产时代的企业创新提供助力和借鉴。贝好家的价值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房企看见。

01

贝好家的房企“朋友圈”快速扩容

2023 年7月,贝好家宣告成立。

2024 年7月,贝好家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从消费者到制造者)合作模式的第一个项目在西安亮相。

2025 年7月,贝好家成立两周年,各类项目已超过 10 个,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长沙、佛山等城市,“朋友圈”汇聚中海地产、招商蛇口、中国电建地产、越秀地产、绿城中国、中国金茂、滨江集团、兴耀房产等房企伙伴。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2023年贝好家刚成立时,行业内的质疑声非常大;2024年,贝好家在5城落地6个项目,其中2个和地方房企合作,2个自己操盘,另外2个项目才是与规模房企的合作(滨江集团、兴耀房产和中国电建),这一年,行业内的质疑声消失,变成了好奇;2025年,联合贝好家的房企数量陡然增多,头部房企几乎全部涌进了贝好家的“朋友圈”。

3月24日,成都中昕置地与贝好家就成都市成华区跳蹬河14亩住宅地块达成合作。

3月27日,招商蛇口与贝好家联合竞得长沙市雨花区鼓风机厂地块,贝好家在长沙的首个C2M模式项目落地。

5月27日,绿城中国竞得佛山市禅城区游泳中心地块,宣布与贝好家携手,采取股权合作模式联合开发该地块,这也是贝好家C2M模式首次落地佛山。

5月29日,招商蛇口和贝好家、中海地产在北京通州三方共同合作开发八里桥新盘朝棠揽阅。

6月5日,越秀地产、北京城建、未来科学城置业与贝好家联合摘得北京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两宗地块。

7月2日,中国金茂和贝好家联合摘得西安市新城区陕汽厂南区XC4-2-37、XC4-2-39两地块。

短短半年,新的合作落地项目项目数量已超去年全年,并且,招商、中海、越秀、金茂这些第一梯队的房企全部对贝好家发出了友好信号。

据公开信息,6月16日贝好家和招商蛇口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招商蛇口董事长蒋铁峰亲自出席站台,发言表示看好双方未来的全面深入合作和优势互补。

(贝好家&招商蛇口签约现场图)

主流房企密集进入贝好家“朋友圈”,伸出橄榄枝,意味着房企越来越懂贝好家的C2M模式,贝好家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房企认可。

02

跳出产品竞赛,挖掘数据价值

贝好家不是一家开发商,实际上它是一个技术驱动的数据平台,它手中最大的资产是过往积累的房源数据,和实时更新的客源数据和市场数据。

而地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个“资源型”行业,包括土地、资金、规划和行业上游的建造、设计资源等。房企开发一个项目,相当于在“攒一个局”。

过去30多年,这种开发模式一直很凑效,因为资产价格上升周期内,房产本身就具备稀缺性,客户的第一需求是买到,没有挑挑拣拣的市场环境。

简单说就是:房企做什么房子,客户就买什么房子。

所以,房企在过往积累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开发环节的前端。但随着改善需求在重点城市占据主要地位,以及资产价格周期转换,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之后,以资源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和后端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偏差就开始凸显,房企过去的模式慢慢失效。

买方市场下,客户需求成为推动销售的最重要因素,真实的客户数据就变成了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

传统的产品套型及配比定位,是以板块内新房供应、新房成交数据为基础,叠加客户问卷+访谈方式来进行,即“竞品分析+客户调研”,但房企的客户调研数据样本有非常大的缺陷。

房企的调研对象大部分是公司过往项目的老业主,和新项目已经设想了一个定位之后,与目前客群处于同一圈层的人士。这些人或者没有真实的买房需求,居住痛点不强,对新项目区域了解不够;或者陷入房企的主观假设,忽视了不同板块之间的居住差异,难以获得真实的客户需求反馈。

因此,房企本质上还是在以“竞品比较法”去做产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他们不得不越来越“卷”产品,用更多卖点和竞品同台“赛马”,或者干脆“以价换量”。

在整个地产开发链条上,房企最缺的是客户资源和真实的用户数据。这一点恰恰是依托贝壳平台的贝好家最擅长的。

贝好家依托贝壳大数据平台,手中有新房市场数据、二手房成交数据、客源数据、房源数据。这一套数据是市场企业中最全的。其中,二手房成交数据和客源数据是市场上最稀缺的。

贝好家掌握新项目所在区域中真实的购房客户数据,从中可以分析出:区域内潜在和活跃的买房用户体量、购买力,他们想买哪个价位/面积段的产品,买房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贝好家数据平台上还有新项目周边存量房产的大数据库,知道什么样的户型卖得最快,哪个面积段的产品存量最大,竞争最为激烈,区域内二手房的挂牌和调价情况,最终真实成交价等。

更关键的是,这些数据每天从每个门店、每个小区实时汇集到贝好家的数据平台,实时更新,不会让合作方用一份隔代的历史数据去“看着后视镜开车”。

这些全面、及时、真实、具体的数据,可以反哺前端的开发、定位、设计,让房企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将用户真实需求渗透至产品,然后再进行“定制化”开发,从而在销售阶段匹配到足够精准的市场需求,实现热销。

贝好家让房企重新认识到了数据应该怎么用,以及数据的真正价值。因此,看懂贝好家的模式之后,房企自然而然进入了贝好家的“朋友圈”。

03

需求前置,打造“以人定房”新模式

贝好家的C2M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开发模式,通俗地说就是:以人定房。

传统开发模式的流程是:拿地-研判-定位-设计-建造-销售。

贝好家介入之后,开发模式变成了:客户调研-模型测算(价格、套型、利润)-定位-拿地-需求深访-产品方案迭代-建造-销售。

(贝好家C2M模式)

需求和市场实际反馈前置,研判、价格预期、套型配比等,全是跑在拿地之前,拿地后再用大数据校验,优化产品定位和设计方案。

先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在决定拿不拿地,拿地之后提供什么样的房子。

比如,在长安华曦府项目中,贝好家根据对区域市场真实数据,测算出意向客户的主力需求集中在78-96平米户型,然后通过C2M模型推导出套型配比方案为:78平方米、96平方米、118平方米和135平方米四种户型,对应套数的配比分别为30%、40%、20%和10%。

长安华曦府开盘验证的客户认购比例分别为:33%、40%、18%、9%,与贝好家模型测算的累计偏差率小于2%。

准确切中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成为长安华曦府热销的基础。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该项目“三开三罄”,成为2024年北京楼市去化最快的项目之一和2025年一季度北京普通住宅新房成交金额、套数、面积“三冠王”。

2025年6月,贝好家首进杭州与滨江集团、兴耀房产合作的杭州钱塘区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83套,成为杭州最受关注的新盘项目之一(主城第二、钱塘第一)。

贝好家C2M模型得到市场验证,对其案例进行拆解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式从三个维度发挥价值。

首先,根据平台的客户资源和大数据,精准找到大量高意向购买群体,依靠贝壳平台以及4万家门店和众多经纪人深入城市每一个网格的优势,进行潜在客户调研,获得真实的客户需求反馈,为项目产品定位、产品设计,以及开盘前的营销计划制定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实现“以人定房”。

其次,基于贝壳二手房交易大数据,构建“可比价格”模型,综合实时、真实的二手房、新房市场价格趋势,以及区域内二手房市场的买家卖家博弈情况,有效地对每个城市、板块的房价变化趋势进行刻画、预测,给出项目时点价定价建议,实现“以房定钱”,避免项目价格出现大幅被动调整。

再次,贝好家C2M模型,在项目开发前期会开展多轮次、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的客户触达,进行第一轮需求摸排,提前锁定潜在客户。在产品设计环节,贝好家对重点客户深访,让目标客户深度参与,形成共创。进入项目营销阶段,贝好家通过平台广告、大数据分析和线下经纪人网络,实现精准营销,提升销售确定性。

贝好家C2M模型的落地成功,验证了贝壳用新逻辑赋能地产开发的能力,同时也证明了一点:数字驱动的路径在后地产时代具有足够的可行性。

04

不是市场对手,是房企“合伙人”

多年前,贝壳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贝壳平台能力的增长,贝壳和房企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时房地产市场即将触达顶峰,贝壳的新房业务以“渠道”的身份充当房企的乙方。之后,楼市市场规模下行,作为“甲方”的房企资金压力陡增,开始对所有可能成为对手的力量心怀戒心。

贝好家宣布成立之后,它也理所当然成为被质疑的对象。有限的市场规模下,“吃饼”游戏变成了生死局。

但对贝好家的了解越多,就越清楚一个事实:它的目标不是成为房企的竞争对手。

贝壳是一家通过自身能力来给自己定位的公司,它的核心业务是“一体三翼”中的“一体”——二手房经纪业务,其它所有业务都是围绕“一体”构建的,并且不同业务之间必须能够相互加持,形成联动。

而且,贝壳从不越界自己的能力圈去做事。它善于构建生态,生态中最核心的位置是“用户”,生态最重要的理念是多方“共生”。

所以,贝好家实际上是一个模型、一个支点,代表着贝壳的数据资产与房企的产品能力的结合,这种合作关系既符合贝壳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对数据资产价值的拓展需求,也符合其构建“共生关系”的价值观。

贝壳集团副董事长、贝好家事业线首席执行官徐万刚说,“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并不缺一个叫‘贝好家’的开发商。我们在全国多城投资落地项目,目的并不是要做开发商,而是锻炼C2M产品定位和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让行业相信我们有这个服务能力。开发商、土地方等行业伙伴是我们携手共赢的好朋友。”

贝好家的C2M模型和大数据,匹配上房企积淀的资源和产品力,形成一个闭环,用自己的长版补对方的短板,发挥彼此的最大价值,才能收获后地产时代“活得好”的入场票。

如果想要更多的企业去用你的产品,就不要成为与他们相同的企业,充当他们的对手。显然,贝好家很清楚这句话的涵义。这也是贝好家“朋友圈”为什么会越来越壮大的秘密。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