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License out创历史新高!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近1%逼近前高,看好创新药BD催化延续!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2712阅读 2025-07-15 12:42

今日港股集体飘红,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0.97%,盘中价逼近前高,成交额已快速突破12亿元!资金持续涌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近60日狂揽超50亿元,最新规模超91亿元领跑同类!

image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百济神州涨近5%,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涨超3%,信达生物涨超2%,康方生物、翰森制药微涨。下跌方面,三生制药跌超1%,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微跌。

image

【2025年上半年License out创历史新高!】

中邮证券指出,中国在全球创新药BD交易中的项目数占比从2019年的3%跃升至2024年的13%,金额占比从1%提升至28%。2025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更是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MNC对中国创新药资产关注度有望延续。

image

从技术平台分类看,ADC和双抗是2025年上半年重要的交易品类。交易数量方面,单抗领域数量最多,共有16个单抗管线完成出海,ADC和小分子紧随其后,分别完成11项和10项出海授权交易。尽管单抗领域交易数量最多,但“天价交易”金额的项目主要来自ADC、双抗和小分子。中邮证券认为,短期内ADC、双抗领域交易有望延续,2025下半年或有数项相关BD落地。中长期看,三抗、CAR-T、TCE、干细胞等平台产品BD有望快速增多。

image

image

疾病谱方面,从2023年至2024年,肿瘤管线出海授权交易占比从72%下降至了61%,而代谢内分泌、自身免疫两大疾病领域的占比快速上升,由2023年的12%提升至25%。未来,代谢内分泌、自身免疫有望反超肿瘤,成为License out新的的主力方向。

目前MNC在寻找合作时主要考量项目与自身战略资源协同、与同类产品相比的差异化优势、成本可控三个方面。因此,聚焦下一代基药大品种、差异化新靶点的产品可能更加能够吸引MNC的目光。考虑到成药确定性,对于拥有丰富后期相关管线的创新药企有望持续受益。

(来源:中邮证券20250714《2025年上半年License out创历史新高,看好创新药BD催化延续》)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近72%,龙头属性突出!

image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特点鲜明:

纯度更高的创新药(高达85%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更高);

弹性更高的创新药(2025上半年涨幅62.78%,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image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