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京东(09618)开启“优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深刻改变国内餐饮业格局的齿轮就开始转动。
阿里巴巴(09988,以下简称“阿里”)旗下淘宝,提前一周于4月底将“小时达”业务全面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嗣后整合饿了么、飞猪等内部组织架构,全力应对即时零售之战;7月初,淘宝闪购称将提供500亿元补贴,分12个月直补用户与商家。即时零售大战的烈度明显升级。
7月已经过去的两个周末,淘宝闪购两周均将日订单提升至8000万单。而“外卖之王”美团(03690),前期忙于和京东的舆论攻防战,7月重心已转入防阿里。7月第一个周末,在淘宝闪购火力全开时,美团日订单突破1.2亿,并在随后的第二个周末,日订单再推升至1.5亿单。
不难发现,外卖大战已全面演变为美团、阿里和京东三大巨头的“即时零售”大战,外卖商家当然仍是重要参与方,但服饰、数码、酒旅甚至买药等,均主动或被动“参战”。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看到,字节跳动旗下抖音酒旅宣布要补贴1亿元,携程(TCOM)“酒店助手”强制修改酒店房间价格。
各大平台总补贴约千亿元规模的大战,到底是在打啥?
《财中社》认为,尽管各平台诉求并不完全相同,但这其实是从2014年“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的商战大变局关键时刻,没有哪家平台可以在这样的关键变局下置身事外;而商家更需看清,当下及未来的运营模式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否则只会主动或被动出局。
具体来看。美团的核心诉求是进一步强化其优势,并在外卖等主营外开辟即时零售的“第二曲线”,这会进一步影响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在拼多多(PDD)、抖音、快手(01024)电商崛起后,淘宝和京东已经受到挤压,而如果让美团的闪电仓和即时零售再薅一次,后果不可想象。也因此,我们看到阿里投入之坚决、动员之激烈、应对之敏捷;而京东作为“滥觞”,进外卖、进打车、进酒旅、进短剧、进医美……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说得很清楚,京东做所有业务都是为了供应链。这一逻辑真实、深刻、犀利,因为美团、淘宝同样如此。在当下体量的规模化竞争上,京美淘三家恰好是SKU、运力、平台实力最为综合均衡的三家。美团运力最占优势,也不缺流量,其通过外卖“高频低客单”带动即时零售增长,确定性极大,也因此,美团当下的日订单增长最为明显。
阿里多年无战事,但在吴泳铭就任CEO后,重新擢拔蒋凡带队中国电商事业群,8000万日单足以成为蒋凡新的军功章,阿里需要内部进一步理顺内部架构,稳固基础,进而恢复更多“打着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的往昔荣耀。
而京东,在刘强东的强力指挥下,获得了最为渴求的用户关注和新增流量;若不是一时运力不允许,2500万单日高肯定不会停留这么久。
回到中小商家身上。在巨头们避无可避、必须发动的大战下,该如何取舍?无非是看清形势、重新思考并构建适合当下商业竞争的新模式。举例说,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发文称,外卖抢走了堂食订单,平台零元购需要商家给出更多补贴。刘京京讲的只是一个层面而非全面的信息。
一方面,在就业承压、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餐饮方式的当下,连锁品牌若不研究市场变化,堂食客单价仍较高,即便没有外卖大战,订单流失也是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美团等在外卖供应链建设上深耕不止,其推出的外卖卫星店,根据消费大数据,结合“一流商圈、三流位置”择址降本,为餐饮商家提出适度减量、集中采购/配送等精准策略,在尽量不影响堂食订单的情况下增加餐饮商家外卖收入,这是AI时代大数据挖掘下的理性选择。
时代在发展,任何行业、企业都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靠传统经验、靠商圈核心位置的旧模式,成本高、客单价高、就餐时段集中,未必契合年轻人当下所需,很难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的最新竞争要求。商家与其抱怨,不如做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然,任何竞争,良性竞争是前提;打破垄断则是社会的更大福利,一花独放不是春。这也呼唤相关部门随事态发展适时介入、理性引导和正确监管,创造社会价值最大化。人民时评说得好,外卖大战拉动了订单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激活了消费增量,民生获得感实实在在。
在百花齐放、打破垄断的大方向下,外卖大战过程中纵然有不足,也是瑕不掩瑜。大浪淘沙,谁能挡得住呢?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