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对居住品质要求日高,小区绿化成幸福感重要标尺。但不少老旧小区面临绿植老化、草坪斑秃等绿化困境,成为治理痛点。近日,二十年的天津东丽湖万科城,凭借物业自建苗圃打造的“私家花海”走红网络。7月16日,天津经济广播《安居置业》聚焦其社区治理进阶之路,邀请东丽湖街道碧溪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周杰、万科物业天津第五分公司总经理李军孝、环境经理边东熠、万科城五期物业经理胡旭及居民代表张静走进电台直播间。
万科物业天津第五分公司总经理李军孝(左)、碧溪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周杰(右)电台直播间合影
天津东丽湖万科城“网红花海”局部景观
社区共治底色 物业苗圃芬芳
在电台直播间,万科物业东丽湖万科城五期经理胡旭介绍说,项目位于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东丽湖区域,建筑面积超二百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85万平方米。万科物业始终将绿化养护作为重中之重,与街道社区共同守护“生态金字招牌”。
面对老小区绿化养护的共性难题,在东丽湖街道办事处和碧溪苑社区党组织引领下,万科物业积极联动,共建“社区+物业+居民”共治平台。为保障绿化品质,物业每年春季牵头大规模补种,除基础绿植外,精心打造随季节更新的特色花境,仅花卉每年更换量就超2000株。街道社区党组织多次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征集绿化养护意见,确保决策贴合居民需求。
从左到右依次是万科物业天津第五分公司环境经理边东熠、东丽湖万科城五期物业经理胡旭及居民代表张静
今年2月开始,物业将东丽湖万科城阅桦苑地库上方1000平米平台利用起来,经实地查勘并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沟通后,启动自建苗圃项目。
在苗圃建设过程中,物业人员、党员志愿者带头换土、搭大棚,居民积极参与,既保障了花卉绿植持续供应,也有效把控了养护成本与质量。
自建苗圃的技术难关由环境经理边东熠带领物业专业团队攻克:先是破解了选址难题,之后搭建现代化种植大棚,调节温湿度以应对天气影响;投入1吨优质草炭土、有机肥及多菌灵改良土壤,提升透水透气性并预防病虫害;自主设计安装自动滴灌系统精准供水;创新育苗流程保障成活率;还系统培训绿化师傅,就连万科物业北京区域专家都来天津现场指导。
将万科城阅桦苑地库上方1000平米平台利用起来
如今,石竹、金鸡菊、松果菊、太阳花、月季、百日草、大花萱草等数十种花卉已培育成功并移栽至园区各处,苗圃里新苗持续生长,小区如大花园。
东丽湖万科城苗圃花卉种植基地实拍
物业以花海为载体,开设“种植小课堂”、组织亲子种植、免费蔬菜采摘等活动,用手账风白板科普知识,让居民体验种植乐趣,使花海成为邻里互动、物业与业主连心的纽带。物业还牵头改造小区篮球场不断拓展邻里互动空间。
花海成为邻里沟通互动乐园
边东熠表示:“后续要把苗圃打造成集花卉培育、科普教育、邻里互动于一体的红色共享空间,让绿色守护的责任与担当持续延伸。”
碧溪苑社区“焊牢”居民幸福感
电台主播提问说,街道社区都在提升居民幸福感,老小区治理尤其不易。党建引领下,碧溪苑社区如何将老小区治理与居民幸福感紧紧“焊”在一起?
碧溪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周杰表示,在东丽湖街道指导下,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工作人员要“行走在日常,做居民最需要的人”。最近,碧溪苑社区投用了两处智能便利驿站“星火驿站”,可以24小时自助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自助扫码开门、自助结账,驿站还专门设了户外工作者休息区,有座椅、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让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人有一个很舒服的歇脚地方,天热还送防暑用品,下雨发雨衣。
碧溪苑社区24小时智能驿站让便民暖心“不打烊”
周杰说,主播这个“焊”字用得贴切,关键在两点:一是构建“民呼我应”机制,居民提需求,社区“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二是搭建信任桥梁,通过微信公众号“碧溪苑社区居委会”,每日推送6-8篇政府政策、便民服务、安全教育、消防安全、防诈骗等内容,让居民知情,从了解服务到理解难点,凝聚“因了解而支持,因参与而认同”的共识。社区公众号“美丽社区建设”专栏很受欢迎,近期万科城网红花海、上月夏湖路积水抢险等报道获大量点赞。
周杰举例,夏湖路积水时,社区接反馈后立即联动街道启动应急预案,社区工作人员徒手清堵、鞋袜全湿透,两小时排净积水,公众号同步过程让居民更安心。
围绕党建引领,社区重点做了三方面:一是,让新就业群体成治理“好帮手”。碧溪苑社区组织骑手成立“志愿服务先锋队”,建群解决其难题,推动主动参与治理;二是,以文化活动拉近距离,针对老人孩子多的特点,办演出、跳蚤市场、安全实训等,居民参与踊跃;三是,发动居民共建,“湖民议事会”高效响应需求,有居民提出老人怕滑,社区马上协调物业铺防滑砖,有居民反映快递没处放,社区就联合物业装了智能快递柜,居民有事都愿意主动找社区来商量。
周杰说,老小区治理的核心是让居民把社区当家,让各方有归属感,“大家协力,环境好了、氛围暖了,幸福自然来。现在社区群里常有居民分享生活变化,看着这些,我们干活更有劲儿了!”
碧溪苑社区“星火驿站”为骑手环卫工人等打造歇脚港湾
物业与居民双向奔赴,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电台主播提问居民代表张静,让她说一说切身居住感受,作为东丽湖万科城“共建家园智囊团”成员,张静常给物业献计献策。张静坦言,刚搬来时曾担心老小区会面临设施陈旧、绿化退化等问题,“这么大体量的社区,管理难度不小”。但多年来,她亲眼见证小区不仅没“变老”,反而愈发活力四射、智慧便捷。
“单说出行安全,物业装的智慧门禁就让人安心,车行、人行通道都便捷又安全。”她特别提到,针对快递外卖人员,物业推出快速核验小程序,“既保证配送效率,又筑牢安全防线,让老小区也能享受科技便利”。生活里,物业的贴心服务更让她倍感温暖:免费洗车、清洗地垫、磨剪子磨刀等便民项目常态化开展,逢年过节的邻里美食节、手工活动,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实实在在。
张静还关注到其他城市的老小区改造经验,她说这些案例和东丽湖万科城一样,都证明只要用心规划、多方协作,老小区完全能成为幸福家园”。
东丽湖万科城苗圃成为居民喜爱的休闲好去处
当谈及万科物业的治理理念与社会责任时,天津第五分公司总经理李军孝表示,物业始终以“扛责创新”为核心,让老社区持续焕新。“东丽湖万科城的一万多个家庭是我们守护的‘老朋友’,自建苗圃、投入绿化改造,就是联合社区资源、发动居民共建,让社区维护从‘输血’变‘造血’,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强调,物业服务从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街道社区携手共建共治的过程:联合美团等平台开发“易行小程序”,搭配自主研发的黑猫智慧通行系统,实现骑手身份快速核验,破解配送“最后100米”难题;携手开展消防演练,形成“党建引领、企业担当、居民参与”的三方联动,正是生动实践。
在服务细节上,物业着力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生活圈”,尤其关注“一老一小”:东丽湖万科城的“长者服务站”提供娱乐、理发、测血压等服务,管家团队为独居老人代取快递、买菜送药,还联合街道开展防诈骗宣传;针对儿童,连续多年举办暑期夏令营。免费洗车、磨剪子磨刀等便民服务常态开展,家电清洁、家政保洁、“研选家”老房局部装修改造、“朴邻”房屋租售等需求,业主通过“住这儿APP”或管家就能一站式办理,“方便又安心”——这与张静感受到的“家的氛围”不谋而合。
天津东丽湖万科城长者服务站及AED实拍照片
更让居民安心的是生命安全保障。依托母公司万物云“G4行动”,天津万科物业要求面客员工必须掌握CPR心肺复苏术、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不少人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目前万科物业天津在管小区已配备近70台AED,其中,东丽湖万科城有2台。“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四分钟’里,物业离居民最近,这些技能和设备就是生命防线。”李军孝介绍,截至目前,万物云在全国已成功挽救28条生命,覆盖住宅小区、城市景区、市政公园、办公场所等场景。
“从居民的切实感受,到物业的持续行动,都印证了多方协作的力量。”李军孝表示,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与街道、居民携手,共建有温度、有保障、有活力的幸福家园。
天津东丽湖万科城的例子,是老社区焕新和社会基层治理创新的典范。党建引领下,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与居民携手,各方合力践行共建共治共享,让老社区重生,为社会共建共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