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8月9日周六,北京荟聚购物中心热闹依旧,下午3时不少热门餐饮门店需排队叫号,宜家店内顾客众多,只能推着购物车缓步前行。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荟聚正传出将被出售的消息。
日前有消息称,英格卡集团计划打包出售中国的10座荟聚购物中心,首批出售的3座分别位于北京、无锡和武汉,涉及资金约160亿元,接盘方或为泰康人寿领投的保险基金。英格卡集团是来自瑞典的世界500强企业,旗下知名品牌为宜家。2009年,其旗下英格卡购物中心进入中国市场,负责“荟聚”品牌运营,并与宜家保持密切合作。截至目前,英格卡购物中心在中国市场投资总额约275亿元,总体租赁面积约94.3万平方米。
对于资产出售信息,英格卡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对市场传言及推测发表评论,称中国一直是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公司一直在评估和关注市场投资机会。但实际上,英格卡集团近年来业绩不佳。2024财年,其全球营收418.64亿欧元,同比下滑5.5%;净利润为8.06亿欧元,同比大幅下降46.5%,不及2020财年。
北京荟聚于2014年开业,总建筑面积超50万平方米,商业可租赁面积近21万平方米,入驻品牌约450家,2024年客流量突破3000万人次,被称为“北京南城吸客能力最强大的购物中心”。无锡荟聚是英格卡购物中心在中国最早布局的项目,如今已成为当地人周末休闲等活动的“默认选项”,2024年销售额达43亿元,客流量突破1800万人次,是苏锡常地区人气最旺的购物中心之一。
消息指出,英格卡集团首批选中这3座荟聚购物中心,是因其被视为英格卡购物中心体系中最好的项目,后续可能会将剩余的荟聚购物中心全部出售。首批3座荟聚涉资约160亿元,泰康人寿领投的基金总规模80亿元,泰康人寿认购30亿元,中银三星、中宏、友邦、大都会人寿等参投方认购30亿元,英格卡集团认购基金的劣后级出资约20亿元,剩余80亿元拟通过银行融资获取。
一家知名保险公司不动产业务负责人张力表示,保险基金特性适合长期投资,不动产投资是合适的资产类别,优质商业地产项目能助力保险基金长期规划,为保险公司带来稳定的租金和运营收入。事实上,保险公司正成为中国内地商业地产大宗交易的“主力军”,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在不动产项目中的合计新增投资金额达47.47亿元,同比激增超6倍。张力认为,当下是险资“抄底”不动产资产的好时机。
英格卡购物中心是英格卡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之一,与英格卡投资、宜家零售保持长期合作。1998年,宜家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2009年英格卡购物中心入华,在无锡、北京、武汉建设首批3座荟聚购物中心。此后,即使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情况下,英格卡购物中心仍加速扩张,2021 - 2024年,福州、长沙、南宁、西安、上海等地的荟聚购物中心相继开业。上海荟聚总投资超80亿元,总建筑体量约43万平方米,引入超312个精选品牌,首店及特别概念店占比约71%,还建有5栋办公楼。2024年国庆节假期,上海荟聚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每日接待超8.8万人次,累计吸引长三角地区客流62万余人次。
英格卡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朱洁敏曾表示,中国市场表现突出,访客数量与租户销售额快速增长,出租率持续高位运行,顾客体验调研成绩优异,公司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现有购物中心焕新升级,探索新商业模式和项目。但如今荟聚购物中心被传出售,或与英格卡集团业绩不佳有关。2024财年,英格卡集团全球营收下滑,净利润大幅下降,宜家中国区销售额也较上一年度缩水近10亿元,较2019年巅峰期减少超40亿元。
此外,和线下购物中心快速发展相比,英格卡集团旗下的宜家在线上渠道布局滞后。2008年,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凭借一票否决权放缓了投资网络销售渠道的步伐,错失电商发展黄金期。直到2018年,宜家才在中国市场开启线上渠道拓展之路,2021年3月上线官方小程序商城,2020年3月上线天猫旗舰店,但天猫平台产品种类偏少,与线下购物体验相差较远。2024财年,宜家中国线上业务占比约25%,线上渠道吸引约3.7亿人次访问,超70%来自消费者自主搜索与主动访问。2025年8月8日,宜家京东官方旗舰店开业。
业内人士分析,英格卡集团选择出售荟聚购物中心,同时加大线上布局力度,是财务优化、市场适应与战略聚焦的综合结果,通过剥离重资产、拥抱数字化,能够更好地应对消费行为变化和行业竞争,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