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在贺兰山脊,40米长的风机叶片在劲风中划出银色弧线。银星能源总工程师栾聪踩着戈壁碎石,仰头凝视正在吊装的新叶片,兴奋地表示:“这些服役超20年的老机组换上‘新翅膀’后,发电能力翻了一番,投资回报率稳稳站上10%。”作为中铝集团旗下唯一新能源上市平台,银星能源手握装机容量分别达160.68万千瓦和31万千瓦的风电资产和光伏资产,在新能源行业竞争中走出独特发展路径。
在破解困局方面,银星能源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麻黄山风电场深处,两台叶片直径延展至82米的风机在低风速中平稳旋转。改造后启动风速从12.5米/秒降至10米/秒,单机年增发电60万千瓦时,相当于300户家庭全年用电量。这项技改使同等风况下发电量提升25%,年利用小时数增加400小时。同时,三菱机组退出市场后,72台1.0MW风机因控制板卡断供沦为“技术孤儿”,技术团队历时三年完成82台机组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故障率下降40%,检修效率提升30%。在智慧运维中心,宁夏14个场站数据实时跳动,宁东光伏电站通过AI诊断实现“少人值守”,运维成本压缩20%。2025年一季度,技改红利加速释放,贺兰山91.8MW“以大代小”项目投运后发电量较去年同期翻番,太阳山风电场新机组扫风面积较原机组增加38%。
在协同发展上,中铝宁夏能源厂区屋顶,数百块光伏板覆盖在输煤走廊与厂房顶端,深蓝色矩阵直供电解铝生产线。“绿电成本比电网便宜30%,全年可替代化石能源发电超2亿度。”栾聪介绍道。2024年获批的18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2025年全容量投运。银星能源作为中铝集团旗下新能源发电企业,积极响应中铝集团带头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和实现能耗“双控”目标。依托中铝集团的千亿度电级稳定负荷,构建出产业协同的商业模式。公司与中铝集团保持高度产业协同,一是作为集团新能源发展的专业技术支持单位,未来依托铝业打造源网荷储绿色铝一体化发展模式;二是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原则,开发铝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三是探索通过跨省通道输送新能源,为电解铝绿色发展、优化集团用能结构提供新方案。2024年,公司取得18个项目立项批复,目前已完成9个项目并网发电,未来将加速推进剩余项目并网,并争取新的分布式项目。
2025年一季度,银星能源迎来业绩“开门红”,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4.24%;归母净利润7256.88万元,同比增长58.54%;毛利率跃升至39.01%,同比提升超过7个百分点。面对2025年6月实施的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新政,公司营销中心通过“日交易、日复盘”机制动态调整策略。栾聪表示,“电价波动可能影响8%的营收,但技改增发电量可有效对冲。”
谈及未来发展战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十五五”期间,力争新能源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继续开发布局分布式发电项目,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拓展和深化业务服务,将初级的分布式发电解决方案逐步向更高效、更全面的综合能源管理,再到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过渡,不断优化客户能源管理的解决方案。背靠中铝集团千亿度电级负荷,手握技改与协同两把密钥,这家扎根西北的能源国企,正朝着绿色能源的未来不断迈进。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