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青岛卓英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聚氨酯材料订单。该公司董事长王恩辉介绍,企业依靠自主研发,建成国内先进的聚氨酯泡棉生产线,开发出高性价比的国产高密度聚氨酯产品,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青岛卓英社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背光模组光学材料、电磁材料、高分子材料、LED面光源、汽车电子及其他光电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目前已与国内外3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最初仅有3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80条产品线、98项各类专利、899名员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王恩辉认为“企业的生命力来自不断科技创新”。
从零起步,创新打开市场
1997年,中国家电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市场需大量进口电子元件。王恩辉看准机遇,辞去山东莱阳绢纺厂车间主任职务,到珠海、深圳从事电子元件进口贸易。2005年12月,他在租借的旧厂房前挂牌成立“青岛卓英社科技有限公司”,建成第一条产品线——复合铝箔导电泡棉生产线。该产品当时在国外已成熟,但实现国产,卓英社是首创。
生产初期,王恩辉身兼数职,带领团队开发出的复合铝箔导电泡棉产品,凭借高性价比打开市场。随着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升级,公司原有加工模式产能有限,王恩辉带领技术人员改造生产线,创新“一模多穴”工艺,产能提高两三倍,3年产品销售额累计超5000万元,成为家电行业配套领域的黑马。
公司秉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加大研发投入。2009年,得知海信电视背光模组材料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后,卓英社与海信集团共同成立光电材料研究所,自主研发显示器背光模组产品。尽管研发过程中试产产品出现诸多问题,但研发团队通过改良刀模设计、优化裁切工艺、改进清洁方法等举措,两个月便生产出合格产品,成为大尺寸光电材料加工企业,年产销光学膜片4000多万平方米。
攻克难关,打破技术垄断
聚氨酯泡棉具有密封、缓震、防尘等优异效能,市场需求大,但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在充分市场研判后,卓英社将研发重心转向该领域,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引入高端人才,组成研发团队攻关。
研发团队面临工艺难题,聚氨酯泡棉发泡过程对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极为敏感。经过半年的反复测试和优化,团队突破关键技术,产品性能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下降超30%,还具有交期短、可定制等优点。截至目前,卓英社建成4条聚氨酯泡棉产品线,开发、量产超200种规格型号产品,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拓展赛道,研发高科技产品
在青岛地铁2号线苗岭路出站口,卓英社研发的温致变色玻璃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该玻璃能依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颜色深浅,奥秘在于玻璃夹层中加入了智慧节能膜。这种纳米材料薄膜能感知环境温度变化,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底色,能屏蔽99.5%的紫外线和85%的红外线,避免眩光、提供冷光源的同时不影响窗外景观视野。
研发过程中,团队面临玻璃透明度与功能材料添加的矛盾。历经上百次材料筛选与配方调试,最终找到特殊纳米材料,研制出可随气温动态变色的透明复合材料,打破了功能与透明性难以兼顾的行业痛点。
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青岛卓英社在市场中保持发展活力,走出“创新、积淀、再创新”的稳健发展之路。王恩辉表示,未来公司将深挖产线自动化改造潜能,新立项重点自动化改造项目20余项,积极向智造工厂转型升级。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