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8月19日晚间,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呈现收入增长但亏损持续的态势,盈利能力面临持续挑战。
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为 - 6669.78万元,同比增长24.7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 7420.90万元,同比增长21.23%;基本每股收益 - 0.10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4.61亿元,虽较去年同期的 - 4.86亿元有所改善,但资金压力仍存。
主营业务方面,智慧交通业务因新增订单增加,项目交付规模同比扩大,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25年上半年,智慧交通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6.77%,新增订单更是达到10.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89%。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也保持稳健发展,公司控股子公司海纳股份持续推动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良率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4.05%。
众合科技在半年报中表示,受益于近两年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增加及项目交付规模同比增长,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积极稳健发展,以及成本费用管控效果显现,上半年公司两大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整体毛利额同比上升,呈现向好趋势。
不过,公司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主营业务所处的轨道交通设备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轨道交通领域受政策规划和地方财政支出影响大,地铁线路调整、交付节奏放缓可能导致新增订单放缓或收入确认延迟;半导体领域面临全球产业周期传导压力和产业自主化的双重影响,可能影响产品销量和价格。
公司的空天地立体交通业务及数智化相关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当前市场人才竞争加剧,随着公司技术迭代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存在人才不足或流失的风险,可能对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低空经济领域,新产品研发及业务拓展可能面临技术验证周期延长与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对外投资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泛半导体产业链、空间信息业务和数智健康业务布局,但行业细分领域多、技术壁垒高,投资对公司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要求极高。且被投资企业多为创业型公司,规模有限、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可能存在短期内经营波动,增加了上市公司所投资股权资产整体的风险。
展望下半年,众合科技未在财报中明确给出盈利预期,但强调将依托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同时加速半导体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如何在营收增长与盈利转正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这家老牌科技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