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8月19日,万物云(2602.HK)召开2025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公司董事长朱保全、首席运营官何曙华、资产经营中心总经理叶菲、财务负责人王绪斌及证券及公司治理部负责人黄旻出席线上发布会。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万物云维持稳健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3.1%;毛利24.9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增速打破去年同期及年初的下行趋势,重启增长。剔除非经常性事项后,核心净利润达13.2亿元,增速10.8%。财务负责人王绪斌确认,公司在中期财报中基本实现了3月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的预期,即非开发商行业的核心客户业务增幅超过开发商行业客户的业务下滑,呈现正向剪刀差,业务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效果逐步显现。
在资本市场上,万物云于8月18日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后,股价迅速走强。8月18日盘中最高涨幅超5%,19日延续强势,盘中一度涨近16%,收报25.94港元/股,日内上涨1.74港元,涨幅达7.19%。其业绩披露还带动港股物管板块整体情绪回暖,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华润万象生活、中海物业等多只龙头股联动上涨,反映出资金在当前宏观不确定性背景下,对“现金流稳健 + 分红潜力 + 资产轻”商业模式的青睐。
收入结构调整是万物云业绩韧性的关键支撑。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81.38亿元,同比增长3.1%,毛利率微升至13.7%。旗下主营循环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至163.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较年初提高近5个百分点,达89.9%。从业务板块拆分来看,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1.8%,表现亮眼;商企及城市空间综合服务同比下降5.2%,BPaaS及AIoT解决方案板块下滑23.6%。毛利率方面,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微降0.7个百分点,后两者分别提升1.7和1.5个百分点。不过,万物云整体增长更依赖社区空间服务单一引擎,非住宅物管业务,尤其是开发商增值及AIoT解决方案呈现阶段性承压。
在运营效率与回款能力提升上,万物云凭借“蝶城”战略展现出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完成300个蝶城改造,较年初增长20%;覆盖项目数达1688个,较年初增加133个,占在管项目总数的38.3%,并带来2.3亿元毛利贡献。
在市场矛盾方面,宏观环境承压下,物企与业主的价值认知错位成为核心矛盾。万物云首席运营官何曙华认为,政府出台物业费限价导致的退盘和降价是市场修复的阶段性现象。去年12月,万物云推出弹性定价模式,将住宅物业项目解构为158项必选服务和350项业主可选服务,并于今年6月3日将服务标准向行业开源。业绩期内,公司通过蝶城战略与弹性定价的组合拳,于存量市场斩获114个新项目,带来6.68亿元年化饱和收入,同比增长31.5%。
在资产处置方面,过去一年万物云与万科之间的债务问题通过“以资抵债”方式内部消化,如今管理层明确要将这些资产释放到市场。资产经营中心总经理叶菲表示,今年3月启动“惊蛰行动”,目标是去化抵债资产、降低应收账款。今年销售目标4亿元,截至上半年完成1.4亿元去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万物云应收账款为80.09亿元,同比减少15.2%,其中关联方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前)同比减少1.9%。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