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卓航科上半年净利降七成,民用业务待起量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2415阅读 2025-08-25 22:43

Ai快讯 《科创板日报》8月25日晚间消息,超卓航科(688237.SH)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双降。其中,实现营收1.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20万元,同比下降71.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55.8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6.05%。

超卓航科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公司核心的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增材制造业务受飞机维修周期影响,订单量出现阶段性下降,进而影响整体业绩表现。不过,公司在公告中未对“飞机维修周期”作出详细解释。记者发现,在去年半年报中,超卓航科曾提及机体结构再制造业务处于从进口机型向国产机型过渡阶段,除子公司成都鹏华外,公司军品业务规模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0%,这是当时净利润下滑的主因。从今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来看,机型过渡的影响仍对业绩造成打击,不过此次半年报未拆解军品业务规模的变化情况。

半年报中,超卓航科着重介绍了民用业务布局,涵盖新能源汽车、工业装备、光伏、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基于冷喷涂技术特点开发了电池框架、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等新产品。上海首条产线已于2024年一季度建成投产,第二条产线现已建成,为后续产量提升做准备。在工业装备领域,自2023年开始业务转型升级,布局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线。2024年以来,加速向中高端产品转型,加大研发力度,致力于实现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但公司坦言,目前这些业务对整体营收的贡献有限,规模化量产和市场开拓尚需时间。光伏、半导体等业务仍处于研发状态,光伏级石英部件表面处理技术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多晶硅不锈钢复合板还原炉壳、银包铜电极等技术已完成工艺开发,进入测试样件试制阶段。年报指出,这些布局虽前景可观,但“量产工艺存在不确定性”“长期稳定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面临压力,超卓航科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强。2025年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1421.92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约30.1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8.65%,较去年同期增加2.62个百分点。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