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生物Q2毛利率回升,海外拓展产品待批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6.2w阅读 2025-09-05 09:32

Ai快讯 近日,成大生物发布2025年中报,多项财务指标表现亮眼。报告显示,公司营收达7.07亿元,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1.02亿元,资产负债率仅4.41%,处于行业低位。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从一季度的75.88%提升至82.42%。

成大生物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核心产品人用狂犬病疫苗凭借深厚品牌积淀、稳定产能保障和广泛市场布局,长期占据国内主导地位;国内独家生产的人用乙脑灭活疫苗通过强化终端推广、提升基层接种覆盖,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补充。

在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发生了重大变革。控股股东辽宁成大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控股股东变更为韶关高腾,成大生物相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结构调整,治理机制更趋灵活高效。公司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加强集团管控体系建设,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完善责权体系。在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推进人才管理项目,招聘和培养专业化人才。三位具有粤民投背景的高管介入,为公司带来管理提升和外部资源。

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制定并实施弹性生产计划,保障疫苗精益化生产和稳定供应。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级和省级以上药监部门的检查,疫苗产品批签发通过率达100%。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获得189批次批签发,批签发数量为417万人份,同比增长82%;乙脑灭活疫苗获得15批次批签发,批签发数量为75万支。同时,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55%,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26%。

2025年,成大生物与中科紫东太初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共建“AI + 疫苗研发联合实验室”,围绕数据整合、技术攻关、服务赋能及生态构建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合作。中科紫东太初发布的“紫东太初3.0”具备高阶推理能力,与国际领先的GPT - 4o模型对标。未来,其有望依托中科院优势实现平台技术能力的快速迭代发展。此外,公司还将发展视野外延至创新药、创新疗法等领域,积极推进产业投资与商务拓展工作,探索行业整合与外延并购的机会,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在国际化布局上,成大生物采用“市场准入 + 本地化生产”双引擎策略,取得显著进展。今年3月,埃及技术转移项目获得埃及药监局批准,狂犬病疫苗可向埃及出口成品及半成品;同时,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获得印度尼西亚药监局的制剂成品注册批件和现场核查批准,深入东盟核心市场。海外收入持续提升,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49.47%;2024年境外毛利率提升至45.08%,同比提升10.6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境外营业收入已超1.23亿,同比增长26.96%。随着市场需求释放和“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人用狂犬病疫苗出口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公司核心管线研发成果即将进入收获期。二倍体狂犬疫苗、四价流感疫苗、三价流感疫苗均处于NDA阶段。人用二倍体狂苗通过临床试验现场核查,完成产品注册检验,正开展补充研究工作;四价、三价流感疫苗分别于2025年1月、3月申报药品注册上市许可,高剂量流感疫苗已完成Pre - IND申请提交。此外,公司还有15价HPV疫苗、13价/20价肺炎结合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多个品种处于临床不同阶段。公司具备研发优势,坚持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预计未来在研项目将不断转化为上市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布局知识产权工作,新增各类知识产权申请19项,获得10项专利授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取得专利总数达202项。

在销售体系方面,成大生物形成了“国内自营为主、国际持续深耕”的双轮驱动模式。国内销售团队由400余名专业销售人员组成,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国际销售团队通过海外经销商拓展业务,营销网络覆盖“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疫苗出海战略,加强与进口国经销商的合作,保持人用狂犬病疫苗在国内、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随着销售体系的完善,未来新产品上市放量可期。

多维度驱动因素下,成大生物后续业绩有望迎来爆发。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