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方面,《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印发。其中提出,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9月5日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强势上涨3.70%,成分股均胜电子(600699)上涨7.73%,新易盛(300502)上涨7.07%,三七互娱(002555)上涨6.17%,中际旭创(300308),寒武纪(688256)等个股跟涨。人工智能ETF(515980)上涨3.36%。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4日,人工智能ETF近2周累计上涨9.76%。
流动性方面,人工智能ETF换手11.52%,半日成交7.49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4日,人工智能ETF近1周日均成交11.82亿元。
华富人工智能ETF(515980)基金经理郜哲表示,展望后市,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最核心的主线。国家政策全力支持,产业周期也处于上行阶段,人工智能作为市场共识度越来越高的主线行业,行业内的景气度持续扩散,投资价值愈发凸显。
当前部分热门板块(如AI细分的部分算力环节)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较大,交易情绪可能短期内过于拥挤,存在技术性回调与获利盘抛售的压力。另外,区域政治与大国博弈仍具有不确定性,相关事件也可能对市场风险偏好和特定产业形成短期冲击。但在当前高景气行业增多的背景下,如果产业的景气度和业绩兑现仍处于良性循环的阶段,行业高切低、或短期估值波动都为投资者提供了积累便宜筹码的机会,或可借道相关基金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众多人工智能产品中,华富人工智能 ETF(515980)跟踪的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是目前唯一季频调仓的人工智能行业小宽基。跟踪指数7月底进行了重大升级,调仓频率从半年度调整为季度,更快纳入最新被AI技术赋能的赋能公司以及更快考察公司间相对景气趋势变化,另一方面,成长指标也调整为更看未来业绩趋势的指标,升级后不到半个月,超额已十分明显。
在对产业链全面覆盖的基础上,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还采取了AI业务纯度与成长性指标在选股和加权上予以优化,相对简单的市值加权,对景气度更高的光模块、ASIC芯片、AIGC应用有显著偏重,各环节权重均超2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8.22),对与产业关联紧密,未来可能出现0-1重大变化的机器人、智能穿戴等环节也有前瞻布局。该指数在今年的产业景气投资阶段取得显著的收益优势,2025年初以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收益56.55%,大幅跑赢科创AI(43.95%)、CS人工智能(44.47%)指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4)
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华富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08020,C类008021),通过投资目标ETF跟踪指数,一键把握本轮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科技牛投资机会。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