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中原证券(601375.SH)发布公告,任命滑欣辉为公司副总经理。而就在上个月,原副总经理王晓刚调任中原信托副总经理,先后脚的人事动作或为岗位补缺。王晓刚是在中原证券工作超20年的“老将”,曾负责经纪、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条线,2024年6月出任副总经理,一年后调任中原信托。这种省级金融企业之间的高管调动,在地方国资体系内较为常见。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原证券高管团队变动频繁。4月,原董事长鲁智礼卸任,由张秋云接任。张秋云曾任河南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而该集团是中原证券的控股股东。她履历丰富,曾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管委会等任职,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任中原证券监事,2021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同月,首席投资官刘灏因个人工作变动辞职。刘灏曾在多家知名金融机构任职,2018年加入中原证券,负责债券、固收投资等业务,2020年起担任公司首席投资官,2022年1月起兼任执行委员会委员。不过,中原证券发布的刘灏离职公告异常简短,未对其任职表现评价及感谢,与原副总王晓刚的离职公告形成鲜明反差,引发市场对其离职原因的诸多猜想,指向其任期内不佳的自营业务表现。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指出,核心高管短期内频繁变动可能导致公司执行方向阶段性不稳定,新管理层需时间熟悉业务,内部管理风格磨合也可能使决策和执行效率暂时下降。
在人事震荡的同时,中原证券的业绩也面临挑战。在去年以来券商业绩普遍大涨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增利不增收”。2024年公司营收16.9亿元,同比下滑14.13%;净利润同比增长16.18%至2.46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21亿元,同比下滑23.14%;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上涨29.34%。
营收下滑的背后,是自营、投行业务的持续缩水。2024年,公司自营业务收入 -0.84亿元;今年上半年,自营业务收入为0.73亿元,减少3.83亿元,主要因自营投资收益减少,未能托起业绩“基本盘”。作为券商业绩“压舱石”,中原证券自营业务不仅与行业增速差距大,甚至呈负增长。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表示,去年至今市场整体走势较好,为券商自营业务提供了正向环境和较多投资机会,中原证券自营业绩下滑不能归咎于市场。支培元指出,中原证券自营表现下滑幅度远超同类券商,更多反映个体管理、策略选择和风险控制等问题,刘灏作为首席投资官或存在一定责任。
投行业务同样不乐观,2024年业务收入为0.48亿元,同比下滑超4成;2025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0.03亿元,同比缩水超8成,公司解释为证券承销保荐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此外,中原证券合规方面也亮起红灯。2024年公司曾多次被罚,涉及未对个别重大投资项目风险审慎评估、对境外子公司和另类子公司合规风险管控不到位、未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重分类内控要求等多项违规。10月,还因公司债券发行项目违规行为,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半年,时任总经理李昭欣及分管投行业务的高管花金钟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综合来看,新管理团队面临着强化合规、扭转核心业务颓势的严峻挑战。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