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刚完成国资入主不到一个月的黑芝麻(000716.SZ),其控股股东遭遇被动减持。9月4日晚,黑芝麻发布公告称,根据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黑五类集团”)所持320万股股份将于2025年9月26日至2025年12月25日被强制减持,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42%,执行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若按最新收盘价6.52元计算,黑五类集团本次套现金额约为2086.40万元。
截至9月5日收盘,黑芝麻报收6.52元/股,跌幅1.36%,市值约49.1亿元。此次强制执行可追溯至九年前。2016年,中铁建设集团与南昌市容州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承建容州港九城二期部分工程。2021年,黑五类集团加入并签订补充协议,对该工程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并提供担保金1亿元。同年,中铁建设集团诉至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南昌容州支付工程款、利息及保全保险费,黑五类集团承担连带责任。2024年10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南昌容州支付工程款1853.51万元、返还质保金164.32万元及利息,黑五类集团承担连带责任。
黑芝麻方面表示,本次强制执行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黑五类集团目前仍是公司控股股东。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黑五类集团持股2.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25%。财经人士屈放认为,控股股东股份被强制执行会对公司有影响,但因股份占比较少,影响有限,可能对现金流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及时披露信息,确保独立经营,防止控股股东或大股东自身问题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从产品端和渠道端来看,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老国货品牌正站在转型关键节点。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消费者需求转变,长久依赖线下渠道的黑芝麻力不从心。2025年上半年,其传统销售渠道经销商数量锐减211个至1660个。传统销售渠道、出口渠道的毛利率和营收均下滑,毛利率分别为21.65%、15.58%,同比下滑1.82%、1.72%;营业收入分别为4.91亿元、4573.49万元,同比下滑6.44%、6.67%。
产品方面,黑芝麻拥有“冲饮系列”“直饮系列”“黑养黑系列”三大品类,其中冲饮系列是今年上半年唯一销售量下滑的品类,销量减少2.45%至156.4万件,库存量同比增加13.35%至12.57万件。公司表示,库存量上升是受线下传统渠道下滑影响,市场需求预判偏乐观,生产计划制定过高。
意识到产品更新迭代缓慢、渠道护城河薄弱等问题后,黑芝麻在今年5月业绩说明会和半年报中频繁提及“大健康”“药食同源”。公司除传统产品外,正布局具备保健品资质的黑芝麻糊产品业务,重点经营“健”字号南方牌黑芝麻糊,该产品有“调节血脂、延缓衰老”保健功效。同时,2025年下半年还将推出一系列黑色健康休闲食品,瞄准“大健康”赛道。
今年8月8日,黑芝麻引入国资,黑五类集团拟将1.5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0%)转让给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旅大健康是国有全资企业,业务涵盖文旅、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等领域,这意味着黑芝麻业务面将进一步扩张。屈放认为,国资进场后,公司在资源、渠道和稳定经营方面将有明显提升,未来广旅大健康可能与黑五类集团形成产业协同,实现资源和渠道共享。
针对控股股东被强制执行、上半年业绩表现及未来大健康业务布局等事宜,时代周报记者9月5日向黑芝麻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