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9月5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光启技术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3.96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录得50.56%。
截至2025年9月5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8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 | 基金简称 | 近一年收益 | 成立时间 | 基金经理 |
016709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50.56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016710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49.94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018329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43.62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8330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43.07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9624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27.80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019625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27.29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020855 | 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A | 1.75 | 2024年4月16日 | 钱思佳 徐缘 |
020856 | 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C | 1.34 | 2024年4月16日 | 钱思佳 徐缘 |
附调研内容:
公司董事长刘若鹏博士于交流会现场向各位来宾介绍了中美航空航天实力对比与挑战,超材料产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意义,公司在超材料产业的领军地位、技术积累、产业化成果,光启在民用领域布局与进展情况,光启洛阳基地的基本情况。
另外,公司就投资者主要关注的问题进行答复,主要问题如下:
泉果基金Q1、目前市场对超材料还不是很了解,甚至专业投资机构也懂的不多,能否详细解释下
答:本质上,超材料就是人类用微观的设计与微观的制造实现宏观材料结构超性能的全新技术。超材料产业化的核心并不是某一种超材料该如何应用,而是,针对不同的应用,我们该如何编辑对应的超材料,该如何生产制造适应这个行业的超材料。因此,超材料的“编辑性”决定了超材料产业化是一个逆向设计过程,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先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以终为始”开始设计其对应的超材料以及设计对应的工艺制备方法与专用设备。
泉果基金Q2、公司目前怎样看待超材料这个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自身的优势在哪里?
答:在上一个问题中有提及超材料的“编辑性”决定了超材料产业化是一个逆向设计过程。换言之,在超材料这个行业,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是需求导向的。而大部分行业的增长通常是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底层技术的迭代与创新通常有较为明晰的路径,其规模化生产所涉及的环节也以标准化流水线为主。但在超材料领域则相反,从材料的微观层面的编辑到产品的批量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每个环节均是非标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进行逆向的、定制化的设计。这也是为何“微笑曲线”理论并不适用于超材料产业的原因,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产品的生产通常是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但由于超材料产品的非标属性,规模化生产极其考验企业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垂直穿透的能力。因此,超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反而成为了公司最具不可替代性、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之一。一般意义上的集成创新、升级换代是难以在超材料领域中生存的,只有延伸到基础研究进行全链条的深度创新才有可能响应科技突破的号角。
泉果基金Q3、洛阳基地的成立背景与运营模式是什么?
答:洛阳基地成立于2015年10月,于2017年12月随着收购光启尖端相关重大资产重组的完成,并入上市公司体系。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洛阳基地采用“一院一企”模式:“一院”指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科研机构),“一企”指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化平台),目标是通过研发与产业协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专注尖端装备等领域的功能材料研发。
泉果基金Q4、洛阳基地的核心资质与荣誉有哪些?
答:洛阳基地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军民融合企业、洛阳市瞪羚企业、洛阳市隐形冠军培育企业;
建成河南省电磁吸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洛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洛阳市电磁功能复合材料中试基地、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洛阳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企业研发中心。
泉果基金Q5、洛阳方面在科研产出与成果有哪些突破?研发团队规模与技术水平如何?
答:1)专利方面:申请372件,授权126件(其中发明专利82件,占比65.1%);2)政府项目方面:承担51项科研项目(其中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1项、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8项);3)技术成果方面:35项“三新”技术获省级认定,37项成果通过省级成果评价,5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
公司洛阳团队现有人员180人,其中研发人员53人,博士6人,硕士16人,洛阳市高层次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研究员1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9人。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博士后5人。
泉果基金Q6、洛阳基地自主研发的核心材料产品体系是什么,竞争优势如何?
答:公司洛阳生产基地自主研发核心材料共计158款。包括5大类主导产品(功能预浸料36款、功能芯材74款等)和2大类关键产品(功能填料14款、高性能树脂8款)。与同行产品对比,公司上述产品在关键性能与成本上均有较大竞争优势。
泉果基金Q7、2.0量产技术孵化了多久?对公司而言有哪些意义?
答:量产技术2.0的孵化周期约为10个月,该技术对公司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一是在控制资本开支的前提下实现产能柔性扩张。为避免重资产投入带来的经营负担,量产技术2.0通过工艺升级与流程优化,在同等投资和场地规模下优化产出效率,实现“轻量化扩产”。
二是通过系统性工艺创新驱动效能提升。截至目前,本轮技术升级已涵盖上下游160余项工艺改进,不同生产环节效率提升幅度超过30%。当前重点突破了几大核心环节,尚未全面推广,预计年底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升级目标,明年半年度实现全体系技术迭代。
三是为未来扩产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该成果验证了通过技术升级而非单纯规模扩张实现产能提升的路径,为公司稳健扩张提供了新模式。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将呈现更明确的进展和效益数据。
泉果基金Q8、公司未来的增长逻辑?
答:公司未来的增长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尖端装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作为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技术迭代环节,公司产品在装备体系中的价值占比呈现阶梯式跃升:已完成从技术验证(0→1)到批量列装(1→N)的关键跨越,并随装备升级周期向更高渗透率演进,形成可持续的增量空间。
2) 超材料技术应用场景的横向拓展:
依托底层技术平台的可迁移性,公司正突破现有应用边界,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3)市场化竞争壁垒的强化:
随着行业定价机制逐步市场化,公司的全产业链布局与规模化生产下的工艺Know-how护城河所创造的优势或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泉果基金Q9、今天发布了合计12.78亿的订单公告,预计将在26上半年前完成交付。随着公司产能扩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提前执行完上述订单的可能?
答:随着顺德709基地二期产能的释放,公司会尽可能加快上述订单相关产品的交付节奏。其中与某客户签订了合计10.17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该合同的最终客户1的订单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交付,最终客户2的订单将于26年上半年前完成交付。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基金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