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领投自变量机器人10亿规模融资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9.1w阅读 2025-09-09 13:12

Ai快讯 近日,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宣布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国开金融、红杉中国、渶策资本跟投,老股东美团战投超额跟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持续追投。公司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自变量全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的持续训练和硬件产品的研发迭代。

这是阿里云首次出手投资具身智能公司。阿里集团此前在具身智能领域已进行广泛布局,投资方面,陆续投资了逐际动力、星动纪元、宇树科技、星海图、灵心巧手等多家具身智能及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自身业务方面,阿里达摩院机器人实验室有相关研发方向,涉及物流、服务、工业等多种类型机器人,涵盖自动驾驶、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并与菜鸟网络仓储物流公司联合推动机器人落地应用。此外,阿里云可通过云计算大模型为具身智能提供算力和算法支持,如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云边端协同解决方案。

自变量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2月,致力于通过研发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实现通用机器人。具身智能主要分为大脑(认知与决策)和小脑(运动控制),中国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多采取“软硬件一体化”发展路径,但不同公司技术侧重点有差异。一类如宇树科技,侧重硬件本体与运动控制能力;另一类以银河通用、自变量、星海图、千寻智能等为代表,聚焦软件算法与操作能力突破,为机器人打造更聪明的“大脑”。

目前,国内“具身大脑”发展有限,缺少面向机器人行业、产品级的“具身大脑”,这限制了机器人自主决策的智能能力,因此“具身大脑”正逐渐获得更多市场关注。

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表示,从2023年底成立起,公司就确立了以端到端统一大模型实现通用具身智能的终极技术路径,并于近期发布了适配多模态大模型控制的全自研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2号(Quanta X2),从2月立项到推出实机,过程不超过半年。

自变量自主研发「WALL - A」系列VLA(Vision - Language - Action )操作大模型,构建统一的认知与行动框架,让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工作,该模型已在部分完全未训练过的新任务类型中展现出零样本泛化能力。今年年中,公司实现了具身智能大模型控制高自由度灵巧手进行复杂操作,此前还展示了自研大模型控制高自由度灵巧手拿取并分发扑克牌这类弹性易形变物体的能力。

为推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自变量开源其面向开发者的具身基础模型:「Wall - OSS」,并公开相关训练代码。硬件方面,今年8月发布全自研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2号(Quanta X2),过去不到半年实现了机器人本体整机、高自由度灵巧手、外骨骼遥操数采设备等全栈自研。

王潜认为,具身智能的发展短期有赖于模型算法优势,中期依靠数据优势,长期核心在于产品优势,自变量围绕这三大方向加深积累,探索不同场景下的服务闭环。

截至目前,自变量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约20亿元,背后有光速光合、君联资本、华映资本、云启资本、广发信德等多家机构。其上轮融资发生在今年5月,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

在本次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王潜表示国内具身智能行业的融资速度不是太快,而是“有些慢”,中国市场的融资支持力度与美国相差一个数量级,国内仍需加大资本投入以支撑行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王潜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全球最早在神经网络中引入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学者之一,博士期间在美国顶级机器人实验室参与多项Robotics Learning研究;另一联合创始人兼CTO王昊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研究院)担任封神榜大模型团队负责人,领导了国内第一个百亿级大模型和最早一批千亿级大模型之一Ziya的研发。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