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9月5日,2025年AI助残创新创意大赛决赛在北京举行。此次大赛由中国残联—科大讯飞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主办,以“科技赋能,创享未来”为主题,汇聚了76个来自企业、高校和助残服务机构的团队,覆盖助听、助盲、助行、就业等众多领域。
大赛现场,参赛团队细致展示盲用数字化教育解决方案、实时避障AI眼镜、无障碍智能载人助行机等创新成果,评委们则提出精准而富有洞见的问题。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改变残疾人生活的希望。
科大讯飞现场负责人表示,作为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他们持续构建人工智能 + 助残生态。通过大赛推进“人工智能 + 助残”行动,鼓励借助AI前沿技术赋能助残创新产品和服务,消除障碍,助力残疾人更加平等、充分地融入社会。
我国残疾人总数超8500万,全球超10亿人患有某种形式的残疾,科技助残的需求极为迫切。科技助残不仅是对《残疾人保障法》中“平等、参与、共享”原则的践行,更是社会文明进阶的核心指标。近年来,科技助残超越慈善范畴,成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重要交汇点。
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且多元化,传统助残产品存在痛点,而AI技术的介入实现“降本增效”,催生了“普惠型助残科技”新赛道。助听、助盲、残疾人就业等领域均存在巨大市场缺口,科技助残正从“单一功能辅具”向“全方位解决方案”升级。
2025年AI助残创新创意大赛分为创新与创意两个赛道,76个参赛项目展现了AI助残领域的最新进展。竞赛产生的16支团队采用“线下路演 + 答辩”形式参与决赛。最终,盲用数字化教育解决方案、实时避障AI眼镜、ICF评估与训练系统 - ASD等项目分获创新组冠、亚、季军;无障碍智能载人服务助行机、面向构音障碍的语音测评工具、AI有声视障人士无障碍影视项目分获创意组冠、亚、季军。
ICF评估与训练系统 - ASD等项目获奖代表称,大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技术研发、产品测试、商业孵化、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大赛特别强调“残健共融”的创新模式,多数参赛项目邀请残疾人直接参与产品设计与测试,解决了助残领域长期存在的“想当然”问题,大幅提升了产品实用性和用户体验。同时,大赛促进了跨领域合作,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科大讯飞作为平台搭建者,提供技术支持、孵化资源和市场渠道,希望挖掘具有高创新性、以用户为导向、兼具可落地商业价值的实践型团队。实际上,AI助残创新的意义远超帮助残疾人群体,还推动了“能力通用化”革命,让每个人都能平等使用社会资源。
随着比赛落幕,获奖项目将走向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的展台,走向产品化之路,走向千千万万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