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半导设备材料商:导入顺、聚焦扩产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4.2w阅读 2025-09-11 03:40

Ai快讯 9月10日,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及材料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顺利召开,安集科技、方邦股份、金宏气体等20家公司参与此次会议,向投资者详细介绍了上半年业务动向以及后续发展趋势。

上海证券报记者关注到,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相关厂商进展顺利。燕麦科技、微导纳米等与会半导体设备厂商均表示,公司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市场导入稳健。

微导纳米的ALD(原子层沉积)设备已涵盖行业所需主流ALD薄膜材料及工艺,在高介电常数材料、金属化合物薄膜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量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其C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硬掩膜等关键工艺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进入存储芯片等领域先进器件量产生产线,并持续推出多款关键工艺设备。

新益昌董事、总经理宋昌宁称,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拥有半导体固晶设备、焊线机及测试包装设备等一系列产品。其中,多款焊线机和测试包装设备陆续通过客户验证,获得市场认可及批量订单。

燕麦科技在硅光晶圆检测(晶圆级)、IC载板测试(封测级)和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测试(器件级)三个层次布局半导体测试设备,目前均稳步推进。其硅光测试设备已向海外晶圆厂持续交付产品,并配合优质客户进行新技术验证开发;IC载板测试设备处于样机系统测试阶段。在MEMS传感器测试方面,气压传感器测试设备获国内龙头客户认可,处于增量订单阶段,并拓展到多种型号多种封装产品;温湿度传感器测试设备同样处于增量订单阶段;IMU(惯性测量单元)测试设备拓展了FT设备,技术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处于样机测试阶段;SiP芯片测试设备持续为头部客户供货和服务,提供测试和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在材料领域,“扩产起量”成为发展重点,相关厂商未来发展值得期待。当前,本土半导体厂商竞争力快速提升,逐步打破原有全球产业格局,市场机会窗口逐步打开。

神工股份董事长潘连胜表示,公司未来将以稳妥扩产为核心策略,持续提升硅零部件产能规模,为大直径硅材料业务增长提供明确且可持续的动能。其对大直径刻蚀用硅材料业务增长速度的判断,源于业务结构的内外驱动转型。一是传统外销基本盘平缓恢复,本土需求成为新增长极;二是公司内部业务联动深化,硅零部件成为核心拉动力,硅材料增长不再依赖海外客户需求恢复,而是通过国内硅零部件需求主动拉动;三是从下游反馈看,硅零部件在手订单规模稳定,其扩产节奏直接决定硅材料内部消耗量。

天承科技也在积极扩大生产。为匹配下游客户产能扩充和订单量增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童茂军表示,已计划将金山工厂产能从年产3万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提升至4万吨;珠海年产3万吨工厂建设近日开工,以辐射华南区域众多PCB下游工厂;泰国全资子公司年产3万吨工厂将于2026年建成,具备对东南亚地区的供应能力。

龙图光罩珠海工厂新产品预计下半年逐步放量,公司季度营收预计出现明显同比增长。董事长柯汉奇表示,公司将以珠海基地产能释放为转折点,通过“高端制程突破 + 客户结构升级”双引擎驱动业绩反转,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营业收入明显增加。

此外,电子材料平台型企业方邦股份表示,后续随着可剥铜、挠性覆铜板、薄膜电阻等新产品逐步起量,公司业绩预计向好并实现高增长。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