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释放动能,透视智能经济新趋势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9.4w阅读 2025-09-11 18:32

Ai快讯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刚刚闭幕,在这场盛会上,未来世界仿佛就在眼前。“飞行汽车”从科幻走向现实、人形机器人上演精彩的足球和拳击比赛、残障人士戴上机械“灵动手”弹奏钢琴等场景,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记者在本届智博会上了解到,各类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不断迭代演进,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全链条,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发展,智能经济成为国际合作和中外与会人士热议的“关键词”。

在创新融合方面,汽车既能在地上跑又能在天上飞的科幻场景正在成为现实。在长安汽车展区,“飞行汽车”长安“EH216-S”吸引众多参观者排队体验。该款“飞行汽车”搭载智能驾驶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且已获得国家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未来可用于城市“空中交通”。这只是人工智能创造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未来产业图景加速展开。

本届智博会上,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令人目不暇接。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载歌载舞,多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亮相,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黄珍祥表示,以人形机器人为例,产品迭代速度明显加快。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区域经理刘成贤也提到,公司无人机的性能指标大幅提升。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5年来从1400余家增长到超5000家,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我国已建成大量智能工厂,成立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编制科技伦理服务管理办法,研制多项核心技术领域标准,推动智能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我国人工智能已迈入“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的新阶段,产业变革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在智能生活方面,记者在智博会上体验到了智能生活带来的便利。床头智能台灯自动调整光线和闹钟唤醒,全屋灯光、智能梳妆镜、厨房冰箱等设备联动,为人们打造高品质生活。人工智能正加速从“能用”迈向“好用”,更多智能产品走进家庭。海尔智家中国区三翼鸟市场总经理宫臻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推动智能生活场景不断构建。

在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也在加速应用。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大讯飞、中国电信等企业分别在相关领域推出创新解决方案。此外,外骨骼机器人帮助瘫痪患者行走,智能仿生手让截肢小伙弹奏钢琴,盲文点显器为视障人群提供阅读便利,人工智能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国际合作方面,人工智能领域释放出无限潜力。本届智博会主宾国新加坡携12家企业参展,展示创新成果并寻求合作机遇。新加坡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表示,新中两国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上互补互促,合作空间巨大。

智博会汇聚全球6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6场国际赛事吸引超2万名中外选手竞技。西门子等企业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促进智能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持续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全球治理共识。

中国的人工智能成果也在惠及各国人民。在柬埔寨、巴西、南非、新加坡等国家,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电网、铁路、医疗等领域发挥作用,提升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水平。萨尔瓦多驻华大使路易斯·洛佩斯表示,智博会为各国提供了学习、分享和合作的机会,让大家能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未来。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