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9月10日至2025年9月11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灿瑞科技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3.96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录得58.90%。
截至2025年9月10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8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 | 基金简称 | 近一年收益 | 成立时间 | 基金经理 |
016709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58.90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016710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58.25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018329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48.06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8330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47.47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9624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31.78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019625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31.25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020855 | 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A | 2.28 | 2024年4月16日 | 钱思佳 徐缘 |
020856 | 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C | 1.87 | 2024年4月16日 | 钱思佳 徐缘 |
附调研内容:
泉果基金Q:公司上半年收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目前有什么措施实现扭亏?
答:公司 2025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57%达到 293,547,040.65 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823,513.45 元。公司毛利率为 27.32%,同比提升 0.29 个百分点。
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电源管理芯片的竞争仍较为激烈,该产品线的价格和毛利率仍然承压。同时,公司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9.24%至 76,908,254.34 元,研发费用率同比略微提升至 26.2%。
公司将通过产品迭代、品牌客户拓展和降本措施来逐步提升电源管理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另外,随着公司收入规模的增加和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费用率也将进一步降低。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公司利润率有望逐步改善。
泉果基金Q:公司智能传感器芯片业务收入增速较高,且毛利率远高于公司平均水平,这块业务是否能保持高成长和高毛利率?
答:公司两大产品线协同发展,智能传感器芯片发展势头良好,电源管理芯片业务仍然承压。
分产品线来看,智能传感器芯片主要包括磁传感器和电机驱动芯片,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收入在 2024 年高增后依然维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产品价格稳定,毛利率有所提升,仍保持市场领先的产品竞争力。
2025 年上半年智能传感器业务收入 178,257,519.45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61%,毛利率 42.28%,同比提升 1.06 个百分点;收入占整体营收规模的 60.73%,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电源管理芯片业务收入 84,181,517.98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1.00%,毛利率 8.43%,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的竞争仍较为激烈,导致产品收入和利润率较为承压。
根据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5 年营业收入目标值约为6.1425 亿元,预计收入将稳步增长。
泉果基金Q:公司账面现金充裕,目前资金如何规划?
答:公司资金充沛,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账面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为保本结构性存款)合计 14.7 亿,其中约 7 亿元募集资金将按照计划用于募投项目。公司将合理运用在手资金进行回购安排,关注收并购机会,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公司将通过自身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等方式发展壮大。继 2024 年完成南京睿赫的并购后,一直持续关注行业信息,如果有合适的标的和价格,公司将尝试投资参股或收购等多种方式,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提高上市公司综合实力。
公司 2024 年完成了上市后第一期的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股份2,174,378 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1.89%,实际回购金额为 6000 余万元;2025 年 1 月启动的第二期股份回购方案已于 5 月完成,实际回购股份1,435,380 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1.25%,实际回购金额约人民币 4000 万;两次回购金额合计人民币 1 亿余元。2025 年 9 月 5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提议新一期不低于人民币 2000 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 4000 万元(含)回购计划。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根据市场情况伺机进行股份回购安排。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基金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