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龙头陷入多事之秋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8.2w阅读 2025-09-13 05:00

Ai快讯 近日,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中国中药(00570.HK)旗下的浙江一方制药和广东一方制药接连被通报,分别面临暂停生产、销售药品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严重”失信评定。

据中国中药2025年半年报,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收入为29.91亿元,同比减少14.1%;公司整体营收为74.63亿元,同比减少11%。报告期内,受集采降价、成本上涨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中药配方颗粒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阶段性下降。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药的期间溢利为 -1.42亿元,上年同期为2.14亿元,由盈转亏主要是因为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受集采降价、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销售规模及盈利能力下降,以及本期确认商誉减值2.42亿元。

9月5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第14期)》,中国中药旗下的广东一方制药评定结果为“严重”,类别属于“新增”。目前外界暂不清楚其被评定为“严重”的具体原因。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9月,广东一方制药曾因医药销售环节问题收到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相关通知,并发表致歉声明。价格招采信用评级依据行贿金额、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集中采购秩序等严重程度确定,“严重”评级意味着相关人员此前在医药购销领域可能存在单笔行贿30万元以上的案件,后续医药销售业务可能受到影响和限制。

8月25日,浙江省药监局发布通告,对浙江一方制药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通告称,省级监督检查(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综合评定结论为不符合要求,自2025年8月21日起,暂停其生产、销售药品。浙江一方制药为广东一方制药的全资子公司,广东一方制药共有11个生产基地,浙江一方制药是其中之一。浙江省药监局官网8月27日也发布了对其他药企的风险控制措施,但相关药企很快完成整改,9月2日风险控制措施被解除。

对于何时能解除风险控制及相关问题,9月1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到浙江一方制药方面,相关联系人表示“到时候看浙江药监局官网信息,其他问题不方便回应”。记者联系中国中药方面咨询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发展相关问题,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现代化和传承创新的重要形式,具有方便携带、服用,药性稳定等优势。2021年11月1日,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使用范围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2021年成为多家中药配方颗粒企业销售额最高的年份,此后在省标国标切换、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集采降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经历洗牌。

2025年1月13日和8月6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官网分别发布第八批26个和第九批27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截至2025年8月6日,国家药典委员会累计已发布九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共覆盖品种369个,其中由中国中药完成研究的有211个,占比约57%。

中国中药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主要有一方、天江和同济堂三个品牌。2021年,其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收入达到134亿元的历史最高峰,2022 - 2024年分别为77.11亿元、91.08亿元和69.72亿元,整体下滑明显。2025年上半年,除中药饮片有略微增长外,中国中药其他业务收入均有一定幅度下滑,中药材生产及经营收入同比减少40.9%,中医药大健康收入同比减少21.8%,中药配方颗粒收入同比减少14.1%。

2021年高峰期,中国中药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毛利率为71.4%,随着国家标准实施,生产成本提升,集采落地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为55.6%,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集采业务占比上升。

从全行业来看,除中国中药外,其他上市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表现分化。2025年上半年,红日药业(300026.SZ)中药配方颗粒收入同比减少5.75%;神威药业(02877.HK)收入同比下降12.1%;华润三九(000999.SZ)抓住市场机遇,市占率稳步提升;佐力药业(300181.SZ)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6%,预计全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