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业“破壁”之路越走越宽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0.1w阅读 2025-09-25 01:36

Ai快讯 9月24日,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下简称“PT展”)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展会上,384超节点实体机指示灯闪烁,6G全真数字人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界限,长航时无人机与临近空间飞艇模型勾勒出“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版图,机器人与汽车搭载相同大模型预示着智能终端协同进入新阶段。

PT展历经三十余载,不仅是万兆光网、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竞技舞台,更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见证者,生动诠释了通信业在人工智能(AI)时代的转型与突围,彰显了中国通信技术在AI浪潮中“破壁”前行、迈向未来的决心。


从地面到天空:通信业的“立体化突围”

在华为展台上,技术专家介绍5G - A网络拓扑图,指出“以算助联、以联促算”是AI时代通信业的技术趋势。华为“联接技术 + AI计算”融合战略落地,其AItoB/C/H全场景方案区的电子屏展示了不同领域的显著成效:工业互联网领域,某汽车工厂质检效率提升40%;消费端,支持AI交互的终端用户数每月新增数百万户;家庭场景中,全屋智能响应速度从秒级降至毫秒级。华为中国运营商Marketing部部长梁策表示,5G - A已进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全国300个城市已部署该网络,套餐用户突破3000万户,支持终端数量超1亿部,预计年底达2.5亿部。

中信科移动展台上,工程师通过XR头盔与千里之外的虚拟数字人实现“穿越时空”的对话,该终端应用了基于6G分布式智治网络使能的全息沉浸式通信业务系统。中信科移动6G架构研究总监熊春山表示,公司将继续挖掘未来6G网络和应用技术的潜能。

长安汽车展台呈现了一场“跨界对话”,人形机器人与汽车搭载相同大模型,明年机器人将进入门店,未来有望与汽车交互,而这离不开低时延5G - A通信技术的支撑。

临舟科技首次参加PT展,其临近空间飞艇模型吸引众多关注。该飞艇是应急通信高空平台系统的支撑平台,可在陆地偏远区域、海洋渔区等传统地面基站难以覆盖的地方提供通信服务,在地震、洪涝等灾害发生时有望成为恢复通信的“空中力量”。在6G时代,它更是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的重要支撑平台,在局部重点区域大容量应急通信服务方面具有潜力。目前,临舟科技相关产品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已研发多款平台性产品,建成临空飞行器产业园,具备批产能力并构建了自主可控产业链。


从技术到产业:数实加速融合

“融合”是本次展会的高频词汇。中国电信展台,工业质检大模型与产线设备联动,提升了电子厂缺陷识别准确率;中国移动的5G - A智慧矿山沙盘展示了无人矿卡自动避障和远程操控体验;中国联通的AI安全平台实时监测网络攻击,防御系统可快速响应。这些场景体现了通信业从“流量经营”向“体验经营”的深层转变。

运营商正通过端网云协同构建“数智底座”,以满足消费者对体验的升级需求。然而,数实融合也面临挑战,如AI模型训练的算力能耗问题以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的问题。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行业头部力量正从降低应用门槛、构建生态协同、强化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三个维度发力,推动技术落地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认为,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是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信业则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支撑。

作为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风向标”,本届PT展吸引近300家企业参展。除华为、中信科等龙头企业外,启科量子、循态量子等企业的量子通信成果也备受瞩目。“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专区和低空经济专区展示了未来通信和交通的发展方向。未来,展会上的技术与产品有望融入生活,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中国通信业的“破壁”之路将越走越宽。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