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下称“金洽会”)日前成功举行,此次盛会在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扩大合作交流等方面成果丰硕。
金洽会现场集中签约成果显著。51个重点产业类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投资达802.21亿元;另有8个基金类项目签约落地,基金规模为89.66亿元。重点产业项目广泛涵盖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南京优势产业链领域;基金类项目则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为产业升级精准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优质项目落地成长。
制造业项目在此次签约中占据重要地位。51个重点产业类项目里,制造业项目达40个,投资额532.21亿元,占产业类项目数量的78.4%、投资额的66.3%。项目类型丰富多样,既有中国有研瓦时钠离子电池、华能零碳产业园等央企项目,也有京东家政、宁德时代骐骥换电、炽云车载抬头显示等集聚研发运营等功能的总部类项目。同时,格灵深瞳、万界数据、怡亚通等一批头部民企也选择来南京发展,还有贝壳大数据平台、天安同仁医院二期、佳邻集团总部等高端服务业项目签约。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主推的“4 + 6”产业项目占制造业项目数量和投资额比重均超75%,体现了南京锚定“制造强市”战略、聚力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前沿赛道项目密集落地,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此外,20多家重点企业增资扩产,彰显了对南京发展环境的认可和深耕决心。
今年以来,南京经济发展呈现四个“新态势”。经济发展向好、产业强市加速发展、科技创新转化赋能、各种资金纷至沓来的态势愈发明显。今年上半年,南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4个新赛道产业、智能装备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至8月,南京新招引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65个,实际投资总额突破1000亿元。宝马、达索、西门子等知名外企,中石化、中电科等大型央企,小米、京东、百度等头部民企都持续布局、看好、加码南京,南钢、南瑞等本土企业加快向链主型企业迈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在科技创新方面,金洽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案例。其中包括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的全球首个芯片设计领域AI开源大模型ChipExpert,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的国内首批8英寸薄膜铌酸锂晶圆成功流片等多项成果。同时,南京率先试行的“建立高等级创新平台 + 高效率转化体系”成果转化模式成效初显。紫金山实验室攻克“东数西算”算法协同等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实质性运营,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正式启用;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两个分中心开展一年来共计落地转化成果108项,占江苏全省转化成果数量的六成。
金洽会还助力南京扩大“朋友圈”。南京市“全球数字服务商”联盟新增15家合作伙伴,将携手南京共同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推动更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为南京加快建成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打造全球创新与投资“优选地”贡献力量。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表示,当前南京紧扣“经济大省挑大梁”需要把握的“四个着力点”,聚焦创新、文化、枢纽、国际四个关键词,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峰、开放枢纽、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接下来,南京将在创新向高攀升、开放向深拓展、营商向优发力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推进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做强物流链、延展贸易链、整合产业链;大力增强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科技服务等功能,不断提升投资南京的便利度、开放度和满意度。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