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2025年9月25日,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设计论坛召开,参会嘉宾分享了用设计重塑传统工艺价值的探索与思考。
印尼万隆是一座“设计之都”,56%的经济活动与设计有关。市中心公共小品采用当地百年传统工艺,如传统花色图案、竹编工艺等。在工业化与快消文化冲击下,传统工艺面临困境,印尼万隆“设计之都”国际项目主管哈利·马瓦迪认为,一个创意就能让传统工艺走入公共空间,提升人们对设计场景的认知。
用设计重塑传统工艺价值,要打破其“文化符号”的单一认知,融入市井生活,成为实用载体,构建可持续商业逻辑。目前,文化和创意产业占全球GDP达3.1%,并占全部就业的6.2%。上海2010年获“设计之都”称号,15年来创意与设计产业年均两位数增速,规模从4724亿元增长到超1.6万亿元,拥有众多国家级和市级设计中心。豫园股份旗下老庙黄金与《天官赐福》动画推出联名“痛金”产品,抓住二次元消费热度,在年轻人群体中风靡,许多店铺卖断货。
全球市场对非本土文化的兴趣是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红利。日本名古屋2008年获“设计之都”称号,文化部门鼓励创意产业出海,通过中部日本经济联合会支持传统行业海外营销,并帮助手工艺建立销售渠道,融合本土文化。
探索科技与传统深度融合也是重要方向。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世界文化政策和可持续发展会议上发布首份世界文化状况报告,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既带来机遇,也引发艺术家担忧,但专家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方式。德国柏林用3D打印技术提升陶瓷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不替代核心环节。中国凌迪科技Style3D打造数字时尚基础设施,解决传统服装行业打样耗时、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设计是城市生命力源泉,全球已有49座城市获评“设计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处文化部主任杨碧幸指出,未来设计与文化遗产融合有三个方向:让传统遗产适应时代需求;强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相连的政策;构建地方社区、创意产业与国际框架的伙伴关系。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