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光电董事长被留置,3年亏1.3亿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8w阅读 2025-09-28 22:36

Ai快讯 9月28日,哈尔滨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11.SH,下称“新光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嵩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康为民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康为民被实施留置措施。

公告显示,公司随即举行董事会临时会议,在康为民留置期间,由副董事长王玉伟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以及代为履行公司董事会相关委员会成员的职责,由副总经理曲波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公司强调,控制权未发生变化,董事会运作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正常。时代周报记者于9月28日致电新光光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经营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新光光电成立于2007年,是东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其管理总部位于哈尔滨,在北京、深圳、惠州、武汉、西安、洛阳、南京设有分子公司和研发机构,专注于为武器系统研制提供光学制导、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光电专用测试以及激光对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

新光光电的发展历程与康为民父子经历密切交织。康为民出生于光学世家,现年59岁,其父亲康松高是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曾参与创建哈工大光学专业。1990年,褚载祥、康松高、戴景民等人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标准硅光电高温计,并在上海通过航空航天工业部主持的鉴定。

康为民1986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从事光学研究与教学。他曾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研究所副研究员、目标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所所长等职。创立新光光电后,康为民带领技术团队,在康松高提出的光学相差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基于像方扫描原理的光学成像制导新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工程化应用。2020年,康为民将其持有的582万股新光光电股份捐赠给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建立以父亲康松高名字命名的系列奖励基金。

2025年,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减持操作。7月24日,新光光电公告称,基金会因业务需要,计划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3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8月14日,基金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82万股,减持完毕后,持有公司股份500万股,持股比例为5.00%。8月21日,基金会再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8万股,持股比例由5.00%减少至4.82%,此次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符合此前披露的减持股份计划。

财务数据方面,新光光电已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亿元、1.62亿元和1.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67.17万元、 -3916.79万元和 -6795.84万元,亏损幅度逐年扩大。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28.08万元,同比下滑58.77%;归母净利润为 -2078.73万元,同比下降16.35%。

对于连续亏损,公司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前两年疫情等因素对经营带来影响,改善措施已在公告中披露。新光光电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系统收入同比上年下降65.89%,主要系公司承接的系统级项目尚处于生产及装调阶段,已交付客户的产品涉及到大系统的联调、测试,项目验收周期长,未达到验收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系统业务作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该业务收入大幅缩水影响了公司上半年的收入表现。

5月14日,公司在公告中提出,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推进各项工作。军品领域聚焦模拟仿真、光学制导、激光对抗等方向,产品转向“高端定制 + 批量生产 + 服务”;民品领域则进行战略梳理与组织架构优化,并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

9月26日,新光光电报收42.70元/股,下跌1.32%,市值42.70亿元。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