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飞临”西部城市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7.1w阅读 2025-09-29 00:32

Ai快讯 近日,在拥有“水丰、光富、风好、地广”自然禀赋的青海,凭借“绿电 + 绿色算力”的发展优势,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多个智算项目落地,低空经济产业也乘势而起。

9 月 26 日,西宁市低空智航应用平台正式发布。未来,各方将推动该平台与自然资源管理、城市治理、生态监测、智慧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深度融合,让低空经济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理事长车进军认为,西宁独特的地理环境、重要的生态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试验田”,西宁市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为全国高原、山区等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低空航行管理提供了系列方案和“高原模式”。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总经理梁浩表示,该平台的发布是青海省低空经济从基础建设向场景赋能跨越的关键一步。青海在生态监测、应急救援、智慧文旅等方面的低空需求独特而迫切,未来需要更多适应高原环境的低空经济技术产品落地,为青海省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西宁市低空智航应用平台分为调度中心、数据中心、事件中心、算法中心等多个运行界面。通过 AI 智能算法,可处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依据 AI 算法自动分类和预警,基本能做到“一网统飞”。建设该平台的目标是覆盖全市域的低空服务网络,通过数据中心、算法中心和移动端应用,提升西宁市低空飞行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数字底座”的支撑。西宁市已建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覆盖西宁市全域 7660 平方公里及海东西部区域,实现全市米级、分米级、厘米级三级北斗定位服务全覆盖。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西宁市测绘院拥有多种数据,高分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与电子地图数据基本实现半年一更新。为进一步提升相关监测能力,西宁市统筹布设 30 个无人机机场,实现对城市核心发展区域的有效覆盖,可全天候响应相关需求。

在西宁市低空智航应用平台发布会现场,展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塔”模型。该塔周边搭载智能充换电柜和算力服务设备,塔上的无人机机巢可为无人机提供充电续航、算力数据服务等。“数字塔”拥有充裕挂载空间,能为打造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和挂载各类设备提供保障。青海铁塔快速响应,四十天建成 30 座“数字塔”,目前在青海全省已有近 1.4 万座通信基站,下一步计划将更多普通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深化低空战略布局,为低空经济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青海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区位价值突出。其地处西北腹地,承接东部算力需求,依托丰富清洁能源构建零碳数据中心集群,为算力产业提供稳定且低成本的能源支撑,强大的算力助力低空经济发展。青海低空空域广阔,人口密度低、净空条件优良,涵盖生态监测、高原物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多元应用场景,与“东数西算”枢纽的算力支撑联动,可构建“空天信息 + 算力 + 场景”的特色发展生态。

然而,青海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也面临一些难题。无人机在高原地区面临更复杂的飞行环境,气候多变对无人机续航和适应能力要求更高。目前已有无人机企业针对高原地区的适应性飞行进行研发测试。

梁浩认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需要协同发力,将青海发展低空经济的宏伟蓝图细化为精准的施工图、壮美的实景图,共同培育繁荣产业生态,让低空经济的高原画卷徐徐展开。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