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研究|预计2035年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估值558亿元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刘治颖 1.1w阅读 2025-09-30 16:22

9月29日,烟台蓝纳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纳成)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蓝纳成于2021年创立,现为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由13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7款诊断放射性药物及6款治疗放射性药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蓝纳成在中国的临床阶段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数量排名第一。公司也是中国少数同时开发诊断及治疗放射性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与药学分子结合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放射性药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独特的特性,在非侵入性诊断影像或作为治疗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于2024年,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估值为80亿美元,预期于2030年将达到293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4.2%。于2030年至2035年,预期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至5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3%。于2024年,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估值为人民币44亿美元,预计于2030年将增长至人民币202亿元,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为29.0%。预计市场将于2035年进一步达到人民币558亿元,于2030年至2035年按复合年增长率22.5%增长。下图分别载列于所示期间全球及中国放射性药物的市场规模。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特别是RDC的出现,中国放射性药物行业正在迅速向诊疗一体化(一种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双功能方法)发展。在该模型中,诊断放射性药物通过分子影像实现精确的病灶可视化,而治疗放射性药物则选择性地靶向并积聚在同一病灶中以达致内放射治疗,能够支持个人化诊断及治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预计到2030年,诊断影像和诊疗一体化药物将占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近40%,突显出其在行业未来轨迹中的核心角色。

来源:瑞财经

作者:刘治颖

相关标签:

IPO研究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