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0月1日,金风科技(002202)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发的GWH252 - 16 - F漂浮式风电机组在广西北海顺利完成吊装。该机组单机容量达16MW,叶轮直径为252米,刷新了全球已吊装海上漂浮式机组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等多项纪录,且关键部件实现全面国产化。
建成后,该机组年发电量可达4465万度,能满足超2.4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我国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12亿千瓦,50米水深以上海域风能资源储量是近海的2到3倍。漂浮式风电机组突破了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只能安装在近海的约束,是开发深远海风能资源的“利器”。
不过,当前风电行业在漂浮式风电领域虽有一系列探索,但因技术验证难度大,仍处于试点应用阶段,尚未开启商业化应用进程。开发成本过高也是漂浮式机组商业化应用的核心障碍,2024年前全球已试运行的漂浮式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普遍超3万元,是固定式海上风电项目的近3倍。
金风科技表示,此次吊装的GWH252 - 16 - F机组依托已商业化、批量化应用的GWH252 - 16MW机组,通过同平台升级开发,实现核心部件高效复用,降低了机组设计、制造、运维全过程成本。在设计仿真阶段,载荷评估工况超10000个,使机组实现“基因优化”,显著提升产品可靠性。
作为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机组,GWH252 - 16 - F机组能有效摊薄漂浮式风电开发成本,节约项目开发用海面积,降低工程成本和运维成本,优化漂浮式风电经济性指标。此外,该机组通过智能化与适应性升级,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它采用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可实现机组姿态高精度动态监控,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预警和决策辅助,实现前置性运维;针对海上电网薄弱性,机组可依托自备发电机实现“黑启动”,脱离电网也能运转,还可在 - 2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具备抵御17级超强台风的能力,能广泛应用于我国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国家海域。
目前,GWH252 - 16 - F机组已“整装待发”,将经过数天拖航作业,抵达广东阳江海域的机位点,正式投入运行,为深远海风能资源利用探索新航路。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