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连涨,黄金周现“淘金热”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6w阅读 2025-10-04 14:23

Ai快讯 国庆假期向来是国内购物消费的高峰期,今年国庆又遇金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进一步点燃了贵金属消费热潮。

记者走访上海和江苏多地的周生生、周大福和潮宏基等门店了解到,国庆“黄金周”是传统的婚庆高峰,然而金价上涨使得传统“三金”(金镯、金项链、金戒指)这一婚礼“刚需”给年轻人带来了经济压力。不过,在有限预算内购买更具保值可能的产品仍是年轻人关注的重点。

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国际金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10月3日,伦敦现货黄金收于每盎司3885.66美元,日内涨近0.8%,本周累涨近3.4%,今年迄今现货黄金价格累计涨幅约为48%。受此影响,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当日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也大幅上涨。其中,周生生足金饰品每克为1136元,单克较9月30日上涨25元;周大福、六福珠宝、潮宏基足金价格为每克1129元,较9月30日上涨21元。

多数商家表示,在与消费者交流中发现,不少人认为黄金后续仍有上行空间,投资者对黄金避险保值属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尽管金价持续上涨,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让今年黄金周金饰品消费热度不减。上海虹口区潮宏基门店店长吴先生称,3 - 5克的小吊坠、细手链销量较好,年轻顾客更在意款式设计,价格相对亲民的轻量款既能满足装饰需求,又不会造成太大经济压力。此外,在黄金周之前有“三金”需求的新婚夫妻已提前备货,本次黄金周各大商场发布了不少购金优惠方案,近期来买金饰和金条的多是有送礼物需求以及“悦己”消费驱动的人群。

有消费者表示,金价走势起伏正常,“易涨难跌”仍将是常态。南通周大福门店销售施女士介绍,金价持续走高后,“一口价”金饰品的销量表现亮眼。目前已确认“一口价”黄金产品将于十月开始陆续加价,调价幅度或达到30%。部分购买“一口价”金饰品的消费者不询问克重,更看重“感觉”,这类金饰品寓意好、设计好,适合有送礼物需求的消费者。同时,对于关注克重的消费者,商家会准确告知“一口价”黄金饰品的克重,并解释其与按克重计价金饰的定价差别。

准新郎任先生表示,因习俗要求,订婚前需购入包括金手链、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在内的一系列黄金饰品,家长认为这是“必需品”。他看重黄金的保值和增值属性,不会考虑“一口价”黄金饰品,按克计价的产品对他而言更合适。

在饰品消费端,因金价高企,更为“平价”的铂金和白银饰品的替代效应开始显现。白银在避险情绪与补涨需求的推动下,于2025年下半年开启补涨行情,现货白银三季度累计涨幅逼近30%,今年迄今累计涨幅达到66%。部分机构认为,金银比率仍高于历史均值,白银相较于黄金仍处于低估状态,具有更大的上涨潜力。但记者走访发现,与火爆的黄金柜台相比,白银柜台人气稍显不足。南通老天宝银楼销售顾女士表示,买婚礼“三金”时,有预算的人还是会优先考虑黄金饰品,虽出现了部分因黄金价格太高而考虑购入白银饰品的需求,但外溢程度有限。任先生直言,不考虑铂金、白银等黄金替代品,一方面是因为银和铂金饰品的设计感和款式不如黄金类饰品丰富,另一方面是在相同预算内,黄金饰品的保值属性更突出。他原本考虑购买钻戒,现在更关注如何在有限预算内消费更有保值可能的产品,认为“本来钻戒可以看为奢侈品,现在反而是黄金后续更有可能成为奢侈品”。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