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科药业罢免案被否,“久违”实控人将至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1w阅读 2025-10-10 05:28

Ai快讯 10月9日晚间,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盟科药业”,688373)发布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持续半个月的盟科药业控制权之争终见分晓。近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约10.33亿元定增方案获高票通过,而此前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提出的罢免董事长等三名董事的议案则被否决。截至10月9日收盘,盟科药业股价报收9.15元/股,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44%。

当日,盟科药业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结果显示,包括发行方案、募集资金用途、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在内的十余项核心议案均获通过,赞成率均超过81%。其中,《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条件的议案》同意票数达3.23亿股左右,赞成率高达81.73%;《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各项子议案全部通过;《关于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并签署的议案》赞成率达81.3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Genie Pharma提出的罢免董事长袁征宇等三名董事的议案均遭否决,反对票比例接近80%,其提名的三名董事候选人也全部落选。

这场控制权之争始于9月22日。此前,盟科药业披露拟向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鲸药业”)定增约1.64亿股A股股票,募资约10.33亿元。盟科药业上市三年来一直处于“无主”状态,定增消息曾引发市场积极反应。然而,其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随即公开反对,明确表示将在10月9日召开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对定增等议案投反对票,并公开征集投票权,提请罢免董事长等三名董事。激烈博弈下,盟科药业股价剧烈震动,此次临时股东大会成为关键节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Genie Pharma在会前公开征集投票权反对定增,但截至征集时间结束,其未能获得其他股东的投票权委托。本次股东大会参与度较高,出席会议的股东及代理人共438人,代表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0.41%。

交易完成后,海鲸药业将凭借20%持股成为盟科药业控股股东,其实控人张现涛也将成为盟科药业实控人,这意味着盟科药业将结束“无主”状态。此次战略重组或为这家创新药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盟科药业是一家以治疗感染性疾病为核心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2022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处于多年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696.98万元,同比增长10.26%,主要源于其核心产品康替唑胺片的销量提升。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3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2.01亿元有所收窄,毛利率提升3.28个百分点。

海鲸药业是一家研发驱动型的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格局以制药业务为主、药学研究与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业务为辅,其核心产品维生素D2软胶囊在院内处方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近三年,海鲸药业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86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6.48亿元,2024年净利润达到1.04亿元。张现涛直接持有海鲸药业25.01%股权,通过控制广州鲸心、南京基点、新基点间接控制海鲸药业47.8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72.85%股权,为海鲸药业实际控制人。

根据盟科药业此前公告,引入海鲸药业作为战略投资者,主要是为了提升商业化能力和完善产业链布局。一方面,盟科药业核心产品康替唑胺片虽在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43.51%,但自有销售团队覆盖终端医院的广度与深度仍显不足;另一方面,公司目前缺乏自主生产能力,核心产品依赖代工。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实现协同效应。在商业化层面,盟科药业可借助海鲸药业成熟的全国性销售网络,加速产品市场渗透;在生产领域,海鲸药业在原料药开发和CDMO业务方面的经验,将帮助盟科药业补齐生产链条短板;研发方面,双方将整合各自在抗感染药物和制剂技术上的优势,共同推进创新管线研发。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