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氟化工龙头前三季预喜,制冷剂景气延续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8354阅读 2025-10-16 02:54

Ai快讯 近期,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带动产品量价齐升,行业龙头今年三季度业绩有望再度爆发。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氟化工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相关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下限均超170%。

在A股氟化工上市公司中,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主要集中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永和股份、东阳光等几家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受益于今年以来制冷剂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度,这些制冷剂龙头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幅预喜。

三美股份近日披露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至16.46亿元,同比增长171.73%至193.4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29亿元至6.51亿元,同比增长199%至268%,环比变动为减少11%至增长10%。公司称,今年以来,第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制冷剂继续实行生产配额管理,竞争格局持续优化,下游需求增长,市场价格稳步上行。前三季度,公司氟制冷剂产品均价同比大幅上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永和股份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至4.76亿元,同比增长211.59%至225.25%;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至2.05亿元,同比增长447.64%至506.85%,环比增长6.34%至17.83%。永和股份认为,业绩大幅增长是因为制冷剂行业高景气度延续,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与产业链协同。公司通过优化邵武永和等生产基地的产线运行效率,提升相关氟化工产品的优等品率与产销规模,推动邵武永和从“产能建设”向“效益释放”阶段转型,邵武永和自去年第四季度起实现持续盈利。同时,依托氟化工全产业链布局,公司通过强化成本控制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盈利空间,推动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东阳光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47亿元至9.37亿元,同比增长171.08%至199.88%。公司表示,业绩大幅预增的原因除了报告期内公司在电极箔与电容器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优势,还得益于制冷剂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第三代制冷剂作为当前的主流制冷剂,价格稳步攀升,为公司经营利润的显著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价格走势看,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制冷剂价格持续拉升,今年以来呈现全面上涨趋势。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5日,第三代制冷剂主流产品R32国内均价为6.2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45.35%,同比上涨64.47%;R125国内均价为4.5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8.33%,同比上涨30%;R134a国内均价为5.2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3.53%,同比上涨54.41%;R410a国内均价为5.30万元/吨,较年初上涨26.19%,同比上涨45.21%。

对于今年第四季度制冷剂价格是否会延续上涨行情,有行业研究员表示,从长协价格走势看,第四季度第三代制冷剂价格高景气度行情依然会继续。根据公开市场信息,近日,今年四季度制冷剂长协承兑价已经敲定。其中,R32为6.02万元/吨,较三季度长协价格增加9600元/吨;R410A为5.32万元/吨,较三季度长协价格增加3600元/吨。

制冷剂生产企业对行业景气度也持乐观态度。国内最大制冷剂龙头巨化股份在近期举行的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中表示,对制冷剂市场总体乐观。国内外空调企业仍处于产能扩张期,并优化全球基地布局。受全球市场区域结构变化影响,传统淡旺季进一步弱化。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对传统油车市场渗透亦在加速,不断增加第三代制冷剂R134a的需求。巨化股份还称,今年第四季度,公司订单情况良好,且出口交付量较为集中。目前市场价格远高于三季度长协价,公司相对较为乐观。

申万宏源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在国际公约大框架下,制冷剂长期逻辑仍存,行业格局向好趋势不变,继续看好制冷剂内外贸价格共振上行。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