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尔斯道夫发布「提安明多630」中文商标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经涂鸦 3991阅读 2025-10-21 15:02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获悉,10月17日,“解码色素沉着——人酪氨酸酶在皮肤健康中的作用”高峰论坛、拜尔斯道夫集团科学美白峰会暨提安明多630中文商标发布会于上海相继举行。

借助祛斑美白专利成分提安明多630(Thiamidol630)及系列产品在华“研发—审评—投产—中文商标发布”的全链路落地,拜尔斯道夫集团成为跨国企业将前沿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本土化消费品的典范样本,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参考路径。

当日,提安明多中文商标于拜尔斯道夫集团科学美白峰会上被揭晓,正式以“本土化身份”服务中国消费者。据悉,未来提安明多将全面覆盖集团全品牌矩阵,还将在中国推出更多含提安明多630 的产品,进一步拓展该成分的应用边界。

拜尔斯道夫执行董事会董事卢柏珊(Grita Loebsack)表示,从1985年到2025年,整整四十年拜尔斯道夫始终与中国市场共成长,“提安明多这一中文商标,这不仅彰显了我们保护创新成果的决心,也得以让中国消费者能获得安全高效的护肤体验。而这也正是我们‘关爱致胜(WIN WITH CARE)’集团战略的核心体现,以及我们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科研筑基,推动更多精准护肤成果落地

同日,拜尔斯道夫携手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定制Nature Custom Media共同呈现了“解码色素沉着——人酪氨酸酶在皮肤健康中的作用”高峰论坛,多位皮肤学专家围绕皮肤色素沉着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突破展开研讨。

“我们持续看好中国在皮肤科学领域的创新潜力,未来我们将推动更多精准护肤成果落地。”拜尔斯道夫集团东北亚董事总经理薛薇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提安明多630凝聚集团20余年科研积淀,是集团重要的突破性专利成分。

她指出,这一创新成果在华持续落地也印证了拜尔斯道夫“以中国需求驱动全球研发”的战略决心,以及国家对开放创新的鼓励和支持。

据拜尔斯道夫集团首席光生物学科学家柯柏德博士(Dr. Ludger Kolbe)分享,集团历时15年,攻克重组人酪氨酸酶表达难题,成功构建基于人体同源酶的筛选体系,并从五万多种分子中甄选出高效且温和的提安明多630这一活性成分。

“这一突破实现了对人酪氨酸酶的精准靶向抑制,不仅能淡化色斑,更能调控黑色素生成源头,为科学美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他进一步指出。

据悉,提安明多630是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基于人酪氨酸酶筛选的抑制剂,也是目前已知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最有效的祛斑美白剂。

在安全性与行业规范方面,拜尔斯道夫中国企业事务总经理雷开霆补充道,提安明多 630已经完成了全套毒理安全性评估,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并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每一步都坚持用数据说话。

以「上海速度」打通产业化链路

从基础科研突破,到政策支持下的审评获批,再到规模化生产与中文商标落地,提安明多630完成了以上海为枢纽的“首发展品变本土商品”的快速转化,走出了一条清晰的“研发—审评—投产—市场”的全链路闭环。

作为《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首个获批的“001号”祛斑美白新原料,提安明多630借力政策,依托青浦区打造“长三角化妆品产业创新高地”的区位优势与专班服务,实现了从科研发现到法规准入的关键跨越和“首批含提安明多630化妆品正式落地青浦”的关键突破。

这一过程不仅彰显了“上海速度”,也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实现新原料快速转化树立了标杆。

同时,提安明多630的产业化进程也充分体现了“进博会溢出效应”与本土化战略的深度融合。

2024年11月,“国妆原注字20240001”诞生;2025年,提安明多630的产业化步伐持续加速——2月,优色林全球首发以提安明多630为核心成分的第二代光引精华及系列产品,将上海定为全球首发地,以跨境购商品身份首次触达中国消费者。

3月,该产品率先取得祛斑美白产品特证,5月已在主流电商平台以大贸形式全面上市,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同年9月,妮维雅630系列正式在大贸渠道逐步上市,完成了从跨境电商到一般贸易的转化,实现了规模化地、全面地触达中国大众消费市场。

截至目前,拜尔斯道夫已推出12款含提安明多630的产品,覆盖大众护肤、皮肤学护肤、高端护肤及专业医美多个场景,在多方联动下形成了“创新-转化-价值”的良性循环 。

业内认为,其为全球美妆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范式”,是中国化妆品产业迈向高端化、科学化、本土化的缩影,亦为全球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苏打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本文来源:财经涂鸦

来源:财经涂鸦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