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历次港股小回撤往往始于市场上涨后的获利回吐,恒指平均下跌7%、持续11个交易日,而突发事件冲击引发的大回撤期间恒指平均下跌17%、持续53个交易日。对比历史港股小回撤,本次行情调整幅度已较显著、时长接近均值水平,需关注中美关系缓和、国内政策发力等积极信号未来动向。短期扰动不改中期趋势,产业周期向上和增量资金入市背景下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望延续,结构上港股科技依然是主线。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国泰海通指出,从完整的牛熊周期视角看,从2024年1月起港股市场已正式进入新一轮牛市,在此之前港股于2003年以来共经历了5轮完整的牛熊周期,当前是第6轮。
历次港股牛市中恒指小回撤平均最大跌幅约7%,持续约12个交易日
回顾近6轮港股牛市共42段小回撤行情,从空间看,恒生指数平均最大跌幅约为6.5%,恒生科技平均最大跌幅约为8.8%;从回撤时间看,牛市小回撤的持续时间在多数情况下不超过30个交易日,平均调整时长约12个交易日。小回撤发生的背景多为牛市快速上涨后的阶段性回调,诱因往往是影响较小的负面因素。牛市小回撤往往多发生于市场快速拉升阶段,前期上涨速率过快使得获利盘兑现压力较大,阶段性回撤不改上行趋势,此外,突发但影响可控的利空事件或也会使牛市环境中出现短暂小回撤。
历次港股牛市中恒指大回撤平均最大跌幅约17%,持续约53个交易日
回顾历史上6轮港股牛市共20段大回撤行情,以恒生指数为例,在历次牛市大回撤中,恒生指数平均最大跌幅约为17%,平均回撤时长约为53个交易日。过去港股较大回撤的诱因往往是流动性收紧、实质性利空冲击等,近年来与内地因素关联增强。从回撤的背景看,引发港股牛市中出现较大回撤的诱因之一是全球流动性的收紧,抑或是市场因黑天鹅事件突发影响而产生较大波动,此外,源于近年来港股与A股联动性明显增强,2019年以来港股的大回撤或与内地相关的因素联系更紧密。
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不变
9月在AI领域乐观情绪发酵,互联网板块重回AI叙事的背景下,港股整体表现可圈可点。对于10月以来的调整行情,对比历史港股牛市小回撤的调整时空来看跌幅已较明显、持续时间则接近历史均值。结合前文总结的港股更大回撤诱因来看,抑制当前短期行情回撤扩大的信号或是中美谈判进展顺利、国内政策发力等积极因素。若市场担忧解除,港股科技更受益当下产业趋势,和港股资金面有望改善,短期波动不改港股四季度牛市行情,其中恒生科技空间最大。
首先,港股互联网巨头受益AI叙事发酵,港股资产结构优势有望凸显。其次,伴随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外资力量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最后,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有望推动港股行情继续向上。结构上,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此外,港股红利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同样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降息延后;国内AI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进展缓慢。
来源:智通财经网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