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供需与冷冬预期共振,大有能源暴涨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1040阅读 2025-10-22 23:06

Ai快讯 近期,大有能源(600403)股价走出独立行情,9个交易日获8个涨停板。10月22日,该股再度涨停,报收8.79元/股,近9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124%,总市值达210.15亿元。

面对股价异常波动,大有能源当日发布公告提示风险。公告显示,公司股价在10月10日至10月22日累计上涨124.23%,而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下跌0.51%,煤炭开采加工行业指数累计上涨10.57%,公司股价短期涨幅严重偏离同期指数,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

然而,其股价强势上涨与公司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上半年,大有能源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减少6.8亿元,净亏损8.51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第三季度业绩仍未好转,单季营收10.54亿元,同比下降7.13%,销售毛利为 -3569万元,同比减少125.95%。从估值水平看,大有能源当前市净率为4.34倍,显著高于煤炭开采加工行业1.74倍的平均水平,估值压力显现。

大有能源是河南能源集团义煤公司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由南京欣网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重大资产重组后迁址更名而来,现有11座煤炭生产矿井和7个生产辅助单位,主营产品包括长焰煤、焦煤、贫煤、洗精煤等。

此次股价上涨或受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是9月26日,该公司公告称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但大有能源强调本次重组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河南省国资委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且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不存在未披露的其他事项。

更深层次的支撑来自煤炭行业基本面的改善预期。供应端方面,自7月国家能源局核查超产政策以来,国内煤炭产量持续受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下滑1.8%,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1 - 9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同期,我国进口煤炭4600.3万吨,同比下降3.3%;前9个月,我国共进口煤炭34589万吨,同比下降11.1%。进入10月,晋陕蒙煤炭主产区受降雨天气扰动,煤矿特别是露天煤矿产销受到明显影响,叠加安监、环保、超产能检查的持续性影响,煤炭产地供给偏缓的状态还将持续。

需求端预期向好。10月上旬“南热北冷”的极端天气推升了电力耗煤需求,10月下旬南方气温集体“跳水”,北方寒意提前。截至10月21日晨08时,全国共有20个省会首府直辖市最低气温创下立秋后新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拉尼娜现象不仅可能出现,还有望持续至2025年12月—2026年2月,这强化了市场对今冬用煤需求的乐观判断。中信期货分析认为,叠加冬季用电旺季来临,煤炭价格具备向上弹性。

目前,煤炭库存去化进程加快。10月以来,环渤海主要港口日均资源调入量167万吨,较9月份下降4.8%,同比下降8.9%。截至10月20日,环渤海主要港口库存2410万吨,同比下降3.2%。

政策面同样形成支撑。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聚焦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这些政策进一步提振煤市情绪,叠加11月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临近、生态环保督察力度同步加大,强化了煤炭产地的供应约束。

国元证券表示,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煤炭供应将受到一定抑制,而需求端在冬季供暖和工业旺季的双重推动下将有所增长,供需关系有望从“结构性过剩”逐步转向“紧平衡”状态。

价格方面已现回升态势。截至10月17日,秦港Q5500动力煤平仓价为748元/吨,环比上涨6.1%。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在供需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背景下,煤炭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展望后市,国盛证券预计2025年动力煤产量或达38.8亿吨,同比增速将收窄至1.4%左右,动力煤进口量或降至3.8亿吨,同比下滑6.4%左右。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为反弹提供了空间。随着供给端“查超产”政策推动产量收缩,以及需求端“金九银十”旺季非电煤需求预期回暖,煤炭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也认为,市场对冷冬预期加强,预计煤炭后期日耗将同比偏高运行,动力煤价格有望在需求驱动下逐渐创出年内新高。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