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标准体系建设,上市公司多元布局加速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8661阅读 2025-10-23 00:52

Ai快讯 10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的意见。《指南》提出,到2027年,围绕基础通用、算力设施、算力设备、算网融合、算力互联、算力平台、算力应用、算力安全、绿色低碳等方面制修订50项以上标准,以有效推动算力标准体系建设。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指南》具备良好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为算力产业提供了统一规范和发展路径。这不仅有助于算力技术的标准化发展,还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算力产业发展,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先后出台《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

地方层面也积极跟进,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当地算力产业发展。今年4月份,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算力券支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算力券,使用自主算力服务的,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30%给予补助;采用非自主算力服务的,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10%,给予最高800万元补助。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表示,多层次政策体系将全面赋能算力产业发展。国家的统筹规划有助于优化产业整体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地发放的“算力券”“训力券”则能降低算力使用成本,促进产业的应用普及。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预计同比增长20%;智能算力规模将同比增长43%。总体来看,2023年至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和通用算力规模的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分别达46.2%和18.8%。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强劲的政策支撑下,上市公司加速涌入算力赛道,通过多元举措加码布局。今年7月份,浙江海控南科华铁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为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优化公司融资结构,公司拟申请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元(含20亿元)的公司债券,此次发债将重点为公司的智算业务提供资金支持。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则在影视主业基础上,积极探索算力业务、算法模型及AI应用。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有算力规模2000P,公司期望通过算力业务的切入,逐步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科技人才团队,并在未来进一步拓展科技相关业态,赋能公司业务和行业需求。

付一夫认为,未来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方式布局算力产业。大型国企可聚焦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与跨区域调度平台建设,中小企业可参与算力服务生态建设,提供专业化运维支持;科技企业应加强异构计算、液冷技术等核心环节研发,应用厂商则需深耕垂直领域算法优化与行业解决方案。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