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记者 白墨 实习记者 吕思颖 深圳报道
随着“十五五”规划披露,未来产业开始布局,可控核聚变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资本市场也泛起波澜。
10月28日,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科技”,000969.SZ)达成两连板,收报22.98元,涨幅10%,总市值达241.5亿元。全天换手率9.72%,成交额22.92亿元,振幅3.05%。

市场热情并非孤立现象。
当天早盘,可控核聚变相关概念股携手高走。东方钽业(000962.SZ)两连板,西部超导(688162.SH)、永鼎股份(600105.SH)等跟涨。
龙虎榜连续两天净买入,机构席位净买入过亿
安泰科技涨势强劲,从龙虎榜可见一斑。
10月27日发布的前五大买卖数据看,其中,买入金额前五位的买三、买四为两家机构,它们合计净买入1.17亿元,北向资金居首,净买入1.13亿元。此外,买二、买五分别为中泰证券湖北分公司、国盛证券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营业部,净买入分别为9408.58万元和6592.33万元。
当天买进前五大席位买入合计为54332.04万元,卖出前五大席位卖出合计为21197.77万元,净买入合计达33134.24万元。

10月28日,发布的前五大买卖数据中,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2112.24万元并卖出5379.30万元。其中,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07亿元。此外,买一、买二、买三分别为广发证券有限公司杭州向往街证券营业部、国联民生证券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北京学院南路证券营业部。净买入合计达7389.18万元。
市场的火爆引出两个核心问题:为何可控核聚变概念在当下这个时点突然“引爆”?安泰科技与之有何深层关联?
“十五五”布局可控核聚变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可控核聚变又被称为“人造太阳”,简单来说,就是让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同时确保整个过程安全可控。人类如果能掌握这项技术,就相当于在地球上建造了一个微型太阳,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
本轮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的根源在于政策、技术和工程里程碑的三重共振,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清晰且充满想象力的长期故事。
10月28日,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官网消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功制备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核心材料——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打破了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关键材料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10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向世界介绍中国“人造太阳”情况: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十五五规划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泰科技的深层关联:从概念股到核心供应商
安泰科技并不仅是概念炒作,而是概念的实践者。
资料显示,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高端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高速工具钢和环保工程及装备材料四大产业板块。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安泰科技凭借其难熔金属材料的技术积累,已成为国内核聚变装置关键部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覆盖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第一壁组件等核心环节。
10月13日,安泰科技在互动平台称,公司研发生产的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第一壁组件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工程装置、CRAFT(夸父)、中国聚变工程CFETR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2025年,公司再次中标EAST偏滤器改造合同。

在9月2、23、24日的机构调研中,安泰科技进一步披露了相关业务的规模与进展:目前,公司已构建起以难熔钨钼和稀土永磁两大核心产业为支柱、三大重点产业为增长引擎、多个孵化产业为前沿储备的梯次互补发展新格局。其中,核心产业营收贡献过半,发挥了“压舱石”作用;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孵化产业则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呈现出“小而美”的发展特色,共同为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及规模的提问中,安泰科技表示,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具备聚变钨铜偏滤器生产能力的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到部件交付的全套技术,研制和生产过程在公司内部形成闭环,已实现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包层第一壁、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等全系列涉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目前,公司研发生产的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第一壁组件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EAST 大科学工程装置、CRAFT(夸父)、中国聚变工程 CFETR 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 项目。
公司可控核聚变的收入情况每年差别较大,跟核反应堆建设及部件更换的周期有关。公司多年来已持续向国内外客户提供累计超过5000件各种规格钨铜零件。
2014 年,公司提供了全部东方超环 EAST 钨铜偏滤器。2018 年顺利交付中国聚变装置 HL-2M CFC 偏滤器原型件和 EAST钨串型限制器。2020 年向法国聚变装置—WEST 提供全套钨铜偏滤器,扩大了中国在国际核聚变领域的影响力。2021 年向 EAST 提供了全套的穿管型钨铜偏滤器,为 EAST 取得 1.2 亿度 101 秒和 1.6 亿度 20 秒的世界纪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 年成功中标 CRAFT(夸父)偏滤器项目,该偏滤器要求高、难度大,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钨铜平板部件。2022年向中国聚变工程堆提供 CFETR 用包层部件。2022 年-2024 年为中科院合肥等离子所连续多批次提供形状更复杂的钨串型限制器。2025 年,公司再次中标 EAST 上偏滤器改造合同。
从财务指标看,2025年上半年,安泰科技保持市场份额稳定,通过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实施精益管理及拓展增量业务等系统性举措,实现新签合同额 42.23 亿元,同比增长 2.93%。
尽管受价格与出口下滑影响,营业收入为37.15亿元,同比下降5.29%,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在扣除去年同期1.3亿元资产转让收益的影响后,实现同比增长25.3%;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19.1%,整体经营态势保持稳健。
来源:星岛环球网
相关标签:
星岛环球网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