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已承认全体员工都未被展示绩效结果的依据,互评时只打分不给任何文字依据,分数按考核方案要求不能展示。”10月29日,这条来自中金公司(601995)员工的爆料在脉脉平台迅速登上热榜。

在引发讨论后,多名认证为“中金公司员工”的网友回应称“情况属实”。
名为“清醒的大花生干劲足”的中金公司员工表示,如此考核方式就是为了裁员降薪服务的,这种只给结果不给依据的绩效考核方式从2023年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中金公司信息技术部负责人谢碧松在劝退员工时更是表示“绩效考核没有绝对的公平”。


名为“衡山弟子_7uBW”的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绩效只是手段,减员才是目的”,绩效考核的执行方式只是组长给组员打低分,不需要给出任何理由,甚至分数也不用给向员工展示。

有媒体尝试联系中金公司确认此事的真实性,公司的回应却闪烁其词,表示“这件事比较复杂”。
这并非中金公司第一次因为薪酬问题受到关注,早在2024年9月,北京证监局公布了对中金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决定,经查,中金公司存在三大问题:薪酬管理制度不健全、薪酬相关信息披露存在错误、人员任职管理和信息报送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公司未能有效实施合规管理,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第三条的规定。
中金公司绩效制度的争议与近期的裁员传闻不无关联。
公司财报显示,近年来公司员工一直在减少,从2023年末的15327人减少至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的14409人,一年半内减少了918人。内部人士表示,“对部分去年绩效较差的员工降薪降职,也对部分员工进行了优化,是公司绩效考核应用的正常安排。”但与此同时,中金公司的员工人均薪酬有所提升,《财中社》曾计算出中金公司2024年人均薪酬为64.26万元,在2025年上半年,人均薪酬达到38.35万元。
事实上,中金公司近年来的经营情况尚可,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61亿元,同比增长54.36%,归母净利润65.67亿元,同比增长129.75%,加权平均ROE更是高达6.29%,同比上升3.65个百分点。
从被监管警示到内部绩效争议,中金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北京证监局下达警示函一年多后,中金公司似乎仍未完全解决其薪酬绩效管理的透明性问题。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