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成年人受困于入睡难、睡眠浅等问题,“睡个好觉”成了大众迫切需求,智能寝具也从“可选消费品”变为解决痛点的“助眠刚需”,推动睡眠经济加速向品质化、智能化转型。
在此行业转型节点,慕思股份2025年三季度报告于10月29日晚间正式披露。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达52.34%,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84亿元,实现2.79%的同比增长,毛利率也攀升至53.18%,同比增长3.3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2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6%,AI产品收入实现超三倍的爆发式增长。
这些增长数据的背后,是慕思聚焦AI战略、深化品牌价值的持续投入,其所展现的品牌建设深度、科技创新力度与运营优化精度,更清晰地勾勒出这家企业坚守长期主义、深耕健康睡眠赛道的战略定力,为其穿越周期奠定了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品牌深耕:从文化扎根到用户生态,筑牢价值底盘
品牌建设的长期投入从未因短期市场压力而缩减,反而通过多维IP矩阵与服务升级,将品牌价值深植用户心智,这正是慕思长期主义的鲜明注脚。
在品牌文化构建上,慕思已形成覆盖全年的战略级IP体系,将健康睡眠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认知。2025年“321世界睡眠日”期间,公司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年度《健康睡眠白皮书》,这已是双方连续13年的深度合作,用权威数据洞察行业趋势的同时,持续强化品牌专业形象。
更具行业标杆意义的是,迈入第十七年的“818全球睡眠文化之旅”今年升级发力——慕思以“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伙伴”身份与极地研究中心联手,开展“极境深睡,慕思守护”生态合作,并组织用户踏上南极验证睡眠科技,将产品测试置于极端环境,这种不计短期成本的投入,彰显了对产品品质与品牌理念的极致追求。
用户生态的精细化运营则让品牌价值落地生根。慕思第六届“超级慕粉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宠粉行动”激活年轻市场,不仅赞助孙燕姿演唱会、携手希林娜依・高打造粉丝见面会,更官宣毛不易担任鸿蒙智选新品体验官,以年轻人喜爱的社交语言构建情感共鸣。而360°金管家服务体系的持续升级更成为口碑裂变的核心引擎:今年618期间,该服务斩获国际认证,此前更以“最大规模除尘除螨活动”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截至三季度,慕思累计服务用户数持续增长,形成“产品销售-专业服务-用户忠诚”的良性循环。这种“产品 服务 文化”的三维品牌建设,远非短期流量营销可比,已然构筑起难以复制的品牌护城河。
全球化布局的扎实推进,则展现了品牌价值的跨地域延伸决心。在收购新加坡家居品牌及印尼生产基地后,慕思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将国内成熟体系与本土市场需求深度融合。2025年更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及沙特四地领军企业签署自主品牌合作协议,并非简单输出产品,而是以品牌为核心进行本地化运营,这种“品牌出海”战略虽短期投入高,却为全球市场的长期渗透奠定了基础。
科技突围:AI技术落地与营销革新共振,构筑品牌智能化生态根基
面对智能寝具赛道的激烈竞争,慕思以“All in AI”的战略决心持续加码研发,用技术突破定义产品价值,彰显了不逐短期利润的长期视角。
研发投入的刚性增长是技术战略落地的直接体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6%,这种投入并非追求单点产品迭代,而是聚焦“睡眠监测-智能调节-健康管理”全场景生态构建。
在此体系下,核心技术“慕思潮汐算法2.0”实现迭代升级,搭载该算法的AI床垫T11 于年初发布并引发市场关注,构建起“感知-决策-进化”的智能逻辑,能精准捕捉睡眠数据并自适应调节,成为技术转化的典型成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9月其与华为鸿蒙联合推出的智能床新品,通过生态融合实现“左右六区独立智控”与全场景联动,用户轻拍床沿即可触发灯光、空调等设备协同,将智能床垫升级为卧室生态中枢。为保障体验,这款产品历经近900项严苛测试,较常规标准增幅超200%,这种不计成本的品控投入,正是科技长期主义的生动诠释。

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则让研发价值持续释放。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对智能睡眠的需求,慕思将高端AI技术与亲民定价结合,鸿蒙智选智能床以不足万元的价格打破行业门槛,让更多用户享受到科技助眠体验。而西安慕思睡眠博物馆等营销新范式的试点更实现技术与渠道的协同——通过赋能经销商打造个人IP,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体验,既强化了“AI智慧睡眠”的用户认知,又提升了渠道可持续运营能力。
2025年三季报中的增长数据,清晰勾勒出慕思的长期主义发展路径:拒绝以价格战换取短期增长,而是以品牌文化凝聚用户认同,以AI技术突破产品边界,以全球化布局打开增长空间。
当下家居行业,内卷收缩已成常态,价格战更是不少企业维系短期生存的无奈选择,与睡眠经济向品质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形成鲜明反差。在这样的行业语境下,慕思没有随波逐流,既未缩减品牌文化建设的长期投入,也未放缓 AI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的步伐,这些短期难见直接利润回报的动作,看似“反周期”,实则是对长期主义的清醒坚守。这种聚焦核心赛道、深耕价值壁垒的选择,恰恰呼应了睡眠经济转型的本质需求,也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支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