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华泰证券(601688)交出了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表面上看,公司以127.33亿元的净利润稳居行业第三,但仔细来看,1.69%的同比增速在业绩普遍增长的券商板块中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与行业整体62.06%的净利润增幅相比,华泰证券的增速仅为个位数,在头部券商中处于末位。
三季报显示,华泰证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1.29亿元,同比增长12.55%,归母净利润127.33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三季度更是营利双降,营业收入为109.09亿元,同比下滑6.94%;归母净利润为51.83亿元,同比下滑28.11%。

从三季报来看,对报告期内业绩形成拖累的因素有三:其一,资产管理业务承压,前三季度资管手续费净收入仅为13.54亿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37.41亿元,同比下滑63.81%;其二,公允价值变动由正转负,前三季度收益为-29.51亿元,而上年同期为8834万元,汇兑损益仍为-1.70亿元;其三,信用减值从上年同期的净转回5.94亿元变为损失2.98亿元。
与净利润增长失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泰证券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高达126.39亿元,同比增幅达100.0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的增幅更是高达388.90%。可见,公司2025年以来的非经常性损益较少,而造成利润增速低迷的重要原因,其实也来自于去年同期的非经常性损益抬高了利润。
2024年三季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华泰证券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62.03亿元,其主要来自于处置子公司的损益,高达62.29亿元,2024年9月,华泰证券完成了对所持美国控股子公司AssetMark的出售,最终交易对价为17.93亿美元,这也导致公司的无形资产较上年末减少了71.23%,商誉较上年末减少了98.50%。

当剔除这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后,华泰证券实际的主营业务表现可圈可点。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65.88亿元,同比增长66.11%;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9.48亿元,同比增长43.55%;投资收益更是高达161.40亿元,同比增长19.76%;利息净收入为32.70亿元,同比增长151.27%。另外,公司还同时披露多项境外资质进展,比如A50 ETF做市资格、美国子公司承销会员资格、取得印度FPI登记等。

偿债能力是公司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三季报显示,公司应付债券期末为1597亿元,应付短期融资款为617亿元,卖出回购为1625亿元,较年初均有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仅为105.38亿元,同比下滑88.89%,且现金流量债务比较低,显示偿债能力不佳。从风险指标来看,母公司风险覆盖率357.03%、资本杠杆率为14.39%、流动性覆盖率226.12%、净资金稳定率为155.05%,较年初均出现了下降。

尽管表面业绩增速放缓,但专业机构对华泰证券仍保持乐观态度,比如东吴证券就给予华泰证券“买入”评级,并且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82亿、175.50亿和186.60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46%、10.50%和6.32%。从业务发展角度看,华泰证券持续加强数字化平台能力建设,积极探索AI大模型赋能买方投顾应用场景,迭代升级资产配置工具,提升业务整体效能和策略支持能力。
在证券行业业绩普遍爆发的2025年,华泰证券表面增速放缓与内核动能增强的强烈反差,揭示的是券商巨头转型期的阵痛与希望。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