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三季报营收净利降,高档品逆势升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3006阅读 2025-11-01 13:57

Ai快讯 10月31日,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在公司三季度业绩会上表示,啤酒作为大众消费品,受宏观波动影响相对较小,需求相对稳定,消费者正以更理性、更多元的方式选择啤酒产品,为行业带来机会。

10月30日晚间,重庆啤酒发布三季报数据。前三季度,重庆啤酒实现营收130.59亿元,同比微降0.03%,归母净利润达到12.41亿元,同比下降6.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22亿元,同比下降6.4%。

在已披露三季报的6家啤酒上市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百威亚太、重庆啤酒和惠泉啤酒营收下跌,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营收维持正增长;从净利润来看,6家公司中,只有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净利润出现下滑。

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啤酒实现啤酒销量266.81万千升,同比增长0.4%,其中第三季度销量约86.73万千升,同比下滑约1.2%,增速较上半年放缓,主要原因是现饮渠道持续疲软。

分区域来看,前三季度,重庆啤酒西北区实现营收37.55亿元,同比增长2.23%,仍是核心增长引擎;中区实现营收52.68亿元,同比下滑1.53%;南区实现营收36.92亿元,基本持平。

重庆啤酒财务副总裁陈伟豪在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增加销售费用投入使销量保持增长,同时公司有效税负率同比有所提升,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李志刚称,这促使公司持续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从口味、包装到消费体验不断提升。公司一方面会继续深耕非现饮渠道,拓展更具潜力的消费场景;另一方面,强化现饮渠道与餐饮场景的绑定,巩固本地品牌优势,同时通过持续推出新品和拓展重点市场,保持品牌活力。

从产品来看,重庆啤酒三季报数据显示,高档产品(价格在8元/瓶及以上)收入77.15亿元,同比增长1.18%;主流产品(价格在4 - 8元/瓶)收入46.85亿元,同比下降1.66%;经济型产品(价格在4元/瓶以下)收入3.14亿元,同比下滑1.21%。

重庆啤酒表示,报告期内,乌苏品牌、嘉士伯品牌、乐堡品牌、风花雪月品牌都实现了销量增长,其中嘉士伯和风花雪月品牌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受益于积极开拓非现饮渠道,乌苏品牌和1664品牌的罐装产品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流产品和经济产品方面,高份额市场受外部消费环境影响,部分本地品牌受到一定影响,主流品类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受外部竞争影响,公司经济品类主营业务收入有所波动。

面对市场激烈竞争,重庆啤酒开拓非现饮渠道,推出多个“大容量”新品,包括“乌苏精酿大红袍啤酒”1L装、“山城龙井绿茶精酿”1L装、“大理精酿”1L装等。重庆啤酒表示,推出的多款1L装新品是重要创新方向,“乌苏精酿大红袍啤酒”在非现饮渠道销售表现良好。公司对1L装产品未来保持乐观判断,认为将拓宽非现饮渠道增长空间,接下来还会在概念、包装、口味等方面创新,更快推出新口味和新体验。

在跨啤酒品类上,重庆啤酒2025年陆续推出“天山鲜果庄园”苹果味与白桃味汽水等产品进入饮料市场。重庆啤酒表示,今年在啤酒和非啤酒两个品类合计推出近30款新品,形成双支柱创新布局。非啤酒品类目前主要包括果味汽水、苏打汽水和能量饮料。这些新品在重庆、新疆等基地市场得到积极市场反馈,其中“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和首款能量饮料“电持”上市后表现稳健。

光大证券最新研报显示,重庆啤酒“电持”能量饮料铺货门店持续增加,在乌鲁木齐周围铺货情况较好且动销稳定,已进入新疆的商超、便利店终端。非啤酒业务发展顺应嘉士伯集团全球战略,利用现有生产线尝试,有望在未来为公司贡献新增长点。

重庆啤酒表示,饮料业务目前仍处于培育阶段,公司在强势市场具备扎实渠道基础,尤其是在餐饮等现饮场景已实现深度覆盖。对于渠道客户来说,如果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具备优势,他们更愿意尝试公司的饮料产品。

对于第四季度发力方向,重庆啤酒表示,公司会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创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啤酒的需求。同时,围绕年底节日节点,推出一系列市场活动,进一步强化品牌体验。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