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0月30日晚,千里科技公布前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千里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9.46亿元,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为 -1.76亿元,同比减少826.19%,原因是新增智能汽车座舱操作系统研发费用增加。
2024年11月,曾创办“AI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的印奇正式担任千里科技董事长,为公司注入AI基因。9月28日,印奇代表千里科技发布“千里计划”,迈出向AI战略转型第一步。
千里科技选择智能驾驶方向,研发费用支出大。10月16日,千里科技递表港交所,谋求A+H两地上市。招股书显示,2022年以来,吉利系公司是其最大客户和供应商。
千里科技前身为力帆科技,2010年11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此前主营摩托车和燃油乘用车,力帆摩托曾是知名品牌。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汽车、摩托车及通用机械等其他产品。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27亿元、66.98亿元、69.64亿元和41.49亿元。2022年盈利1.70亿元,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62亿元、3.29亿元和1.16亿元。
分板块看,汽车板块是重要收入来源。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汽车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41.76亿元及25.99亿元,占比60%及62.6%;摩托车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21.36亿元及12.77亿元,占比30.7%及30.8%;其他收入来自通用机械销售、房地产及备件等杂项销售。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汽车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7%、 -5.3%、1.2%及 -0.9%;摩托车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12.1%、11.5%及11.7%。同期,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8.2%、4.1%、6.9%及5.5%。
吉利及其关联公司是千里科技最大供应商和客户。公司从吉利关联公司采购整车、整车成套件及汽车零部件,并向其销售车辆。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向吉利集团采购金额分别为40.22亿元、33.87亿元、19.63亿元及10.4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50.4%、50.1%、29.3%及29.7%;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分别为34.23亿元、22.49亿元、21.44亿元及13.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7%、33.6%、30.8%及33.2%。
千里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提升毛利率会扩展AI赋能较高配置车型、通过平台化锁定成本削减、提升缓解投入成本波动的能力。
为支持AI + Mobility解决方案,公司预期继续产生重大研发开支。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 -1.76亿元,亏损因新增智能汽车座舱操作系统研发、研发费用增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前三季度获2.57亿元政府补助,归母净利润为5327.94万元,智能驾驶板块尚未带来收入。
目前,千里科技在招兵买马,BOSS直聘APP显示,多个岗位招聘,涉及座舱应用测试工程师、AI云端开发等,工资42万元/年 - 84万元/年不等。
截至9月30日,千里科技账面上货币资金为37.41亿元。此次赴港上市融资,募集资金将用于实施AI驱动战略、增强研发能力、开发及升级产品与解决方案、增强技术能力;战略整合上游产业链资源;加强国内及海外市场销售及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2024年7月,千里科技股东江河汇股权变更,吉利科技集团将其持有的100%股权转让给江河顺遂,价格24.3亿元。江河顺遂通过江河汇持有千里科技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9.91%。江河顺遂成立于2024年7月1日,实际控制人为印奇。
AI概念催化下,千里科技股价从2024年7月1日开盘的3.87元/股涨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的11.91元/股。截至10月31日收盘,总市值达538亿元,印奇实控的江河顺遂持股市值超百亿。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