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反弹,哪个细分板块更值得关注?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3049阅读 2025-11-06 17:48

创新药ETF在经历持续震荡调整后,近日开启反弹,10月31日ETF恒生港股通创新药单日上涨5.01%。反弹之际,我们应该如何关注相关机会呢?(数据来源:wind)

一、2025年政策与产业共振,驱动医药板块估值修复

中国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正在经历一场从“控费”到“支持创新”的范式转变。随着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优化,价格降幅预期收窄,以及创新药审批与支付体系改革深化,政策“暖风”正在重塑着行业的增长逻辑与估值体系。叠加市场资金面与风险偏好抬升共振,医药板块今年以来估值快速修复,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然而若我们将医药板块进行拆解分析,会发现投资机会并非来自板块整体的β行情,而是源于创新药、高端器械国产替代等细分赛道在政策红利下带来的结构性增长潜力。

展望第四季度,我们认为以上细分板块的基本面支撑将持续强化,结构性分化局面将会进一步增强。经过近1个月的调整,医药似乎又呈现出“新的机遇”,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细分板块,才能充分关注到本次行业变革带来的增长呢?

医药板块指数分类介绍

在正式分析之前,需要首先把握好医药产业链和子行业分布。顾名思义,医药可以分为“医”和“药”,前者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商业,后者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制药和医药服务。若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又可分为上、中、下游。

image

医药行业产业链长、细分领域多,对应的指数体系也较为复杂。目前市场上医药相关指数就已高达36个,可大致分为综合类医药指数和医药细分方向指数两大类。前者可以理解为是医药界的“宽基”,后者是聚焦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主题指数,包括创新药、医疗主题方向和生物科技方向。站在当下,哪些板块具备“新机遇”?

政策的精准导向性导致医药的投资机会并非来自整体β,而是源于创新药、高端器械国产替代等细分赛道。其中,创新药当前正处于“政策暖风吹+业绩边际改善”的关键窗口,尽管前期板块面临调整,但产业趋势并未发生转变。四季度,创新药迎来催化密集期,行业景气度持续,已逐渐值得关注。催化因素具体如下:

(1)地缘政治担忧逐步消除。近期中美元首会务释放积极信号,美国相关法案的参议院版本并未直接针对CXO板块,对海外业务为主的公司实际影响有限,此前的地缘政治担忧情绪得到缓解。

(2)BD交易进入传统旺季,交易金额记录刷新。BD交易是驱动创新药企业价值重估的核心因素。考虑到10-12月是BD交易的传统旺季,热度有望持续。

(3)医保谈判优化,首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医保目录谈判顺利结束,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和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2月第一个周末正式发布,有望为高价创新药提供了新的支付渠道,为创新药企放量提供了全新助推力,提振市场信心。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有利于创新类资产估值提升。创新药是典型的“盈利在远端”行业,对利率较为敏感。美联储已开启降息周期,贴现率的下降将直接提升创新药企业的远期估值。

四、关注方便快捷的医药投资工具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创新药个股面临诸多挑战,管线、临床、监管、BD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跟踪能力,普通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上成本较高。与其追逐单个“爆款”,不妨考虑用ETF编织一张覆盖产业龙头的网络。

当下,港股通创新药公司在出海产业趋势下或具有更好的成长性,在本轮专利授权出海的产业趋势中表现突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通过在编制方案中明确剔除CXO公司,聚焦创新药产业核心公司的选样方法,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把握本轮产业趋势。

目前,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联接A/C:024328/024329)是市场上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产品,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港股前沿创新药企。此外,易方达指数产品线具备完善的医药产品矩阵,既包含能够表征A股、港股、美股市场医药资产整体表现的指数产品,也包含创新药、生物科技、医疗等核心赛道,为投资者关注医药行业提供体系化产品矩阵和综合解决方案。

易方达基金医药产品线布局

image

注:以上仅为对指数过往表现的客观展示,不代表指数及相关基金未来表现,不作为任何投资收益保证或投资建议。指数编制方案后续可能进行调整。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亦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不构成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完整版风险提示函详阅易方达官网。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