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截至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与“十三五”末相比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跃居世界第一。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攀升、储能产业增长的驱动下,电解液作为电池核心材料,出现价格回升、产能扩张、技术升级等情况。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的关键导电介质。2025年以来,电解液价格从年初约1.75万元/吨的底部区间持续回升,截至10月27日,升至2.55万元/吨。同时,电解液价格增长带动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9月份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走高,近期突破11万元/吨大关,截至11月6日,均价报11.85万元/吨。
需求端爆发是电解液行业迎来拐点的核心原因。在储能领域,国内多地释放招投标项目,装机规模扩大,需求上涨;新能源汽车领域受汽车销售旺季及重卡换电项目放量拉动,电芯企业排产增加,带动电解液整体需求释放。2025年前9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不同场景对电解液性能有差异化要求,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性能定制化产品。2024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达147万吨,同比增长32%,预计2025年将突破167万吨。未来,随着eVTOL、人形机器人、电动船舶等新兴场景兴起,市场将催生出“高倍率、轻量化”电解液的需求。
国内电解液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4.33%;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6.64%;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35亿元,同比增长5.37%。
此前,电解液行业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因缺乏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能力,亏损面扩大。随着中小企业产能逐步出清,市场格局向龙头倾斜。
面对市场“供需偏紧”现状,多家头部企业加码产能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天赐材料构建了从锂盐、添加剂到电解液的一体化产业链。11月6日,其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年度采购合同》,约定国轩高科2026年度至2028年度向九江天赐采购预计总量为87万吨的电解液产品。天赐材料摩洛哥15万吨电解液一体化项目已完成土地勘察整理,计划于2025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开工建设,预计于2028年上半年投产。
新宙邦表示,若下游铁锂动力电池及储能市场扩容,公司电解液产品销量有望同步受益。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乾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签署《战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货协议》,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合肥乾锐向海科新源购买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20万吨。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