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国人寿(601628)发布两则关联交易续展公告,两项交易均围绕与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寿投资”)的合作展开,并最终关联至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保基金”),新协议均拟于2026年1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其中第一则公告显示,中国人寿与国寿投资拟续展保险资金另类投资委托管理合作,双方2023年6月30日签订的《保险资金另类投资委托投资管理及运营服务协议》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新协议《保险资金另类投资委托投资管理协议》约定,国寿投资将在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及中国人寿投资指引范围内,自主管理委托资产,涵盖保险资产管理产品、金融产品、股权/不动产基金及公募REITs等,提供从项目筛选、尽职调查到后续管理及退出的全流程服务,中国人寿则需按约定支付投资管理服务费、产品管理费、不动产运营管理服务费及业绩奖励,部分新增项目投资管理服务费统一按年0.08%计算;2026年至2028年,该合作项下新增委托投资管理资产签约金额上限分别为1200亿元、1400亿元、1500亿元,投资和管理服务相关费用上限分别为11亿元、12亿元、13亿元。

而2023年至2024年,双方新增委托资产签约金额分别为767.6亿元、649.6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15.2亿元,相关服务费用则分别为7.7亿元、7.3亿元、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寿投资在承接中国人寿另类投资委托的同时,也计划延续与安保基金的业务合作。
国寿投资与安保基金2022年12月28日签订的《基金产品认(申)购、赎回及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日常交易框架协议》同样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新协议将继续围绕基金产品认申购、赎回及私募资产管理展开,国寿投资及其子公司将根据自身投资规定,认申购或赎回安保基金管理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等各类产品,并支付相关费用,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则由安保基金担任资产管理人,按约定收取管理费;2026年至2028年,该合作项下基金产品认申购金额及相关费用、赎回金额及相关费用年度上限均为20亿元,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费年度上限为2000万元。

过往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双方基金认申购相关金额均为1.4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1.75亿元,赎回相关金额则分别为1.4亿元、3.5亿元、0.7亿元。
从业务逻辑来看,中国人寿通过与国寿投资的另类投资委托合作,强化了自身在另类投资领域的布局,而国寿投资进一步与安保基金续展合作,则能将部分管理资产配置至安保基金管理的基金产品中,这不仅能丰富安保基金的投资者组合、扩大其管理资产规模及管理费收入,作为中国人寿间接控股子公司的安保基金,其业务发展也将反哺中国人寿整体业务,助力提升公司整体投资回报。
国寿投资是中国人寿旗下专业另类投资平台,是国内首家专注另类投资的大型保险资管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37亿元。2021年,公司获得原中国银保监会核准颁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法人许可证》。公司专注另类投资,投资领域涵盖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特殊机会投资、普惠金融等。业务范围包括受托管理资金开展另类投资业务、保险资管产品业务、资产管理相关咨询业务及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等。截至2024年末,国寿投资公司累计签约规模超95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5800亿元。
国寿安保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国内首家保险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03%、国家共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97%,作为中国人寿集团唯一公募基金管理平台,已构建覆盖多类型基金的全产品线布局。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管理规模突破3400亿元,但资产结构严重失衡,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合计占比超95%,权益类基金规模仅102.2亿元,占比不足3%,呈现显著的"重固收、轻权益"特征。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