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年内350亿参与定增,青睐电子业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8262阅读 2025-11-10 02:18

Ai快讯 今年以来,在结构性行情演绎过程中,公私募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热度升温。截至11月6日,按定增上市日统计,51家私募参与17个申万一级行业的53家A股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55.24亿元,按当日收盘价统计,整体浮盈金额26.13亿元,浮盈比例47.3%。

同期,37家公募机构参与1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74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302.92亿元,按当日收盘价统计,目前公募定增浮盈金额122.52亿元,整体浮盈比例40.45%。

机构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有两方面考量:一是定增折价优势为投资提供安全边际;二是市场结构性行情演绎下,定增项目锁定半年的风险降低。

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行业是公私募参与定增的重点。今年以来,私募机构参与10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20.32亿元,占私募定增总额的36.78%,当前浮盈比例38%。乐鑫科技、TCL科技等6只电子行业标的定增获配金额均超1亿元,其中乐鑫科技吸引4家私募参与定增,合计获配金额7.88亿元。

截至11月6日,公募机构今年以来参与13只电子行业标的的定增,合计获配金额89.86亿元,目前整体浮盈比例42.81%。紧随其后的是医药生物行业,公募机构参与6只医药标的定增,合计获配金额45.18亿元。此外,公募机构还参与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中标的的定增项目,获配金额均超10亿元。

电子行业定增板块获机构重点布局,原因在于板块的长期成长逻辑,以及相关产业逐步凸显的全球竞争优势。随着中国科技产业加速发展,AI算力、芯片制造等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人工智能在端侧快速渗透。未来,云服务厂商和传统消费电子企业将挖掘AI应用下沉带来的新机会,大科技板块将持续涌现投资机会。

全球科技产业迎来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核心的增长。从产业层面看,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迭代周期缩短;从政策层面看,央地推动科技产业加速发展。未来3至5年将呈现“硬件迭代加速+软件生态爆发”的双轮驱动格局。

多位业内人士称,电子、电力设备等领域将持续受资本关注。随着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和资本市场信心回升,定增浮盈增厚,未来科技领域的定增投资或将进一步活跃。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